股票報價怎麼看?圖解教學:秒懂內盤外盤、五檔、成交量紅綠燈號

股票報價怎麼看?圖解教學:秒懂內盤外盤、五檔、成交量紅綠燈號

剛踏入股市,看到券商APP上紅紅綠綠的數字、一堆專業術語就頭痛?你是否也困惑「內盤外盤意思是什麼?」、「五檔怎麼看?」,甚至連最基本的股票紅色綠色都搞不清楚?別擔心,這篇文章就是為你這樣的股市新手設計的。我們將用最簡單的圖解方式,帶你一次搞懂看盤四大核心指標:股票顏色、內盤外盤、五檔報價與成交量,讓你快速上手,不再是股市小白,為你的投資之路打下穩固的基礎。

基礎中的基礎:股票圖上的紅色和綠色代表什麼?

在開始學習複雜的指標前,必須先搞懂最基本的視覺訊號:顏色。顏色代表著股價的漲跌,但這個「常識」在不同市場卻有著完全相反的定義。

在台股,紅漲綠跌是慣例

對於台灣投資人來說,紅色是個討喜的顏色,象徵著上漲與獲利。在台股的報價系統中:

  • 🔴 紅色:代表目前的股價高於開盤價,或是當前的成交價比前一筆成交價高。簡單來說,「見紅」就是漲。
  • 🟢 綠色:代表目前的股價低於開盤價,或是當前的成交價比前一筆成交價低。因此,「見綠」就是跌。
  • ⚪️ 白色/平盤:如果股價與開盤價相同,則會顯示白色或不帶顏色,代表「平盤」。

這個紅漲綠跌的習慣,深受華人文化影響,紅色代表喜慶、吉祥,綠色則有警示的意味。

小心!國際市場(如美股)顏色跟你想的正好相反

當你開始接觸國際市場,特別是美股時,千萬要拋開台股的習慣。在美國等西方國家,顏色定義是完全相反的:

  • 🟢 綠色:代表股價上漲。這源於他們對綠色的正面聯想,如「green light」(綠燈)代表通行、「greenback」(美元鈔票)代表金錢。
  • 🔴 紅色:代表股價下跌。這則與財務上的「in the red」(赤字、虧損)概念相符。

台股 vs. 美股 顏色對照表

市場 上漲 📈 下跌 📉
台灣股市 (TSE) 紅色 綠色
美國股市 (NYSE, NASDAQ) 綠色 紅色

搞懂這個差異,是避免在海外市場下錯單的第一步!

解讀買賣力道:內盤、外盤是什麼意思?

理解了基本的股票紅色綠色後,下一步就是看懂市場上買賣雙方的角力,這就要從「內盤」與「外盤」下手。它們是判斷股價推升或下殺力量強弱的關鍵指標。

內盤 (S盤):看懂「賣方」的急迫性,通常顯示為綠色

內盤 (Sell),又稱S盤,代表的是「以委買價成交」的數量。這是什麼意思呢?

想像一下,市場上有一堆人排隊等著用較低的價格(例如 100元)買進股票,這就是「委買價」。如果你非常急著想賣掉手中的股票,等不及別人出更高的價格,你就會直接用 100 元的價格賣給這些正在排隊的買家。這種「屈就買方價格而成交」的行為,就記錄在內盤。

  • 驅動者:賣方。
  • 行為:賣方主動用較低的委買價賣出股票。
  • 市場意涵:代表賣方賣出意願強烈、急著脫手,看空後市的氣氛較濃。因此,內盤成交量通常會被標示為綠色

外盤 (B盤):看懂「買方」的積極度,通常顯示為紅色

外盤 (Buy),又稱B盤,則代表「以委賣價成交」的數量,與內盤正好相反。

同樣地,市場上也有另一群人排隊等著用較高的價格(例如 100.5元)賣出股票,這就是「委賣價」。如果你非常看好這檔股票的後市,等不及它跌下來,你就會直接用 100.5 元的價格,向這些排隊的賣家買進。這種「追價買進」的行為,就記錄在外盤。

  • 驅動者:買方。
  • 行為:買方主動用較高的委賣價買入股票。
  • 市場意涵:代表買方追價意願強烈,積極搶進,看多後市的氣氛較濃。因此,外盤成交量通常會被標示為紅色

內外盤比:快速判斷市場多空氣氛的關鍵指標

單獨看內盤或外盤的成交張數意義不大,關鍵在於比較兩者的比例,也就是「內外盤比」。

  • 外盤成交量 > 內盤成交量:表示市場上願意追價買進的人比急著殺低賣出的人多,買氣旺盛,股價上漲動能較強。
  • 內盤成交量 > 外盤成交量:表示市場上急著殺低賣出的人比願意追價買進的人多,賣壓沉重,股價下跌壓力較大。
  • 外盤成交量 ≈ 內盤成交量:表示買賣雙方力道相當,市場處於拉鋸、盤整的狀態。

這個內外盤比是觀察當日市場情緒非常直觀的數據,很多看盤軟體會直接計算「外盤成交佔比」,如果這個比例高於50%,就代表當天買方較為積極。

如何精準出價?看懂「最佳五檔報價」是關鍵

了解了買賣力道後,下一個問題是:「我該出多少錢才能買到或賣掉股票?」答案就在「五檔報價」。想知道五檔怎麼看,其實就是學會解讀市場上最即時的供需狀況。

五檔報價的結構:左邊委買 vs. 右邊委賣

「五檔」是指在當下,市場上最接近成交價的五個「委託買進」價格和五個「委託賣出」價格。通常在看盤軟體的介面會長這樣:

委買 (Bid)

委賣 (Ask)

價格    張數

張數    價格

100.00    25

15    100.50

99.90    50

30    101.00

99.80    33

42    101.50

99.70    102

28    102.00

99.60    88

19    102.50

  • 左邊「委買」:代表所有想買進的訂單。最上面一檔(委買一價 100.00元)是目前市場上最高的買價,代表買方最多只願意出到這個價格。
  • 右邊「委賣」:代表所有想賣出的訂單。最上面一檔(委賣一價 100.50元)是目前市場上最低的賣價,代表賣方最少要賣這個價格才肯出售。

當你想立刻買到股票,就必須出價 100.50 元(或更高),這筆成交就會算在外盤。反之,若想立刻賣掉,就必須出價 100.00 元(或更低),成交就算在內盤。

如何從掛單量變化,看出主力是想拉抬還是壓制股價?

五檔報價不僅是出價參考,更是觀察「主力」動向的窗口。主力的資金雄厚,可以透過大量掛單來影響市場心理:

  • 在特定價位掛大量委買單:例如在下方某個價位掛出數百張、上千張的買單,形成一道「支撐牆」,讓市場覺得股價跌到這裡就會有強勁買盤接手,從而穩定投資人信心,阻止股價下跌。
  • 在特定價位掛大量委賣單:反之,若在上方某個價位掛出大量賣單,則會形成「壓力牆」,讓市場覺得股價漲到這裡就會遇到巨大賣壓,進而壓制股價上漲。
  • 掛假單(虛掛單):有時主力會掛出大量買單或賣單,但並非真心想成交。目的只是為了製造買氣或賣壓的假象,誘騙散戶追價或殺低。當股價接近時,他們會迅速抽掉這些單子。因此,觀察掛單量的「持續性」非常重要。

透過觀察五檔報價中掛單量的增減變化,可以輔助判斷目前股價的支撐與壓力區間,以及市場是真心想拉抬還是刻意壓盤。

判斷市場熱度:成交量要怎麼看?

學會了前面三個指標,你已經能看懂當下的買賣情況。但要判斷趨勢的真偽與持續性,絕對不能不看「成交量」。搞懂成交量怎麼看,才能確認價格變動的可靠性。

成交量是什麼?為什麼它是「價格的先行指標」?

成交量 (Volume) 指的是在特定時間內(例如一天或一分鐘),某檔股票買賣雙方總共成交的股數(或張數)。它代表了這檔股票的市場關注度與活躍程度。

俗話說:「有量才有價」。任何價格的變動,如果沒有成交量的支持,都可能是虛假的。成交量被視為「價格的先行指標」有以下原因:

  • 確認趨勢:上漲時若成交量同步放大,代表市場認同度高,漲勢可能持續;下跌時若成交量放大,代表恐慌性賣壓湧現,跌勢可能加劇。
  • 預示反轉:在長期上漲後,若出現「價漲量縮」或爆量收黑K棒,可能是力竭訊號;在長期下跌後,若出現「價跌量縮」或底部出大量,可能是止跌訊號。
  • 衡量動能:成交量就像是汽車的油門,量能越大,推動價格前進的力道就越強。

量價關係入門:從「價漲量增」與「價跌量縮」看懂市場趨勢

量價關係的組合千變萬化,但對新手來說,先掌握最基本、最健康的兩種型態,就能應付多數情況:

  • 👍 價漲量增:最健康的「多頭」訊號。股價上漲的同時,成交量也同步放大,表示買方追價意願強烈,且有源源不絕的資金進場推升,漲勢相對穩固。
  • 👍 價跌量縮:健康的「整理」或「止跌」訊號。股價下跌,但成交量萎縮,表示持股者惜售,殺低意願不強。這通常發生在回檔整理階段,或是跌勢末端,籌碼趨於穩定。

反之,若出現「價漲量縮」(上漲動能不足)或「價跌量增」(恐慌性殺盤),就必須提高警覺。透過結合內盤外盤意思和成交量,可以更深入地分析市場動態。例如,價漲量增的同時,若外盤佔比遠大於內盤,則更能確認買方的積極性。

常見問題 (FAQ)

Q:為什麼有時候內盤大於外盤,股價卻是上漲的?

A:這是個很好的進階問題。通常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主力拉抬出貨」。主力可能在委賣價位掛大單,吸引散戶追價買進(成交在外盤),同時用多個小帳戶在委買價位掛單,然後自己賣給自己(成交在內盤),製造出內盤量大的假象,實則在偷偷倒貨。第二種情況是,雖然當下內盤成交較多,但有更大的隱形買盤在低檔承接,阻止股價下跌,並醞釀下一波攻勢。因此,內外盤比是重要參考,但不能當作唯一的判斷依據,仍需結合股價位階和K線型態綜合判斷。

Q:五檔報價的掛單量可以相信嗎?會不會是主力製造的假象?

A:完全有可能!如前文所述,五檔報價中的大量掛單可能是主力刻意製造的「假象」,用來引誘散戶。這種手法稱為「虛掛單」或「掛單欺騙」。判斷的技巧在於觀察「成交的真實性」。如果一個價位掛了千張買單,但股價一靠近,這些單子就瞬間消失,這就是典型的假單。反之,如果大單被市場一點一點地真實成交消化掉,那它就是真實的支撐或壓力。新手需要多花時間觀察,才能慢慢培養出判斷真假單的盤感。

Q:成交量柱狀體的紅綠色,是跟股價漲跌還是內外盤有關?

A:成交量柱狀體的顏色,在絕大多數看盤軟體中,是跟「當日股價漲跌」有關,而不是內外盤。規則如下:如果當天的收盤價高於開盤價(即收紅K棒),那麼下方的成交量柱狀體就是紅色的。反之,如果收盤價低於開盤價(收黑K或綠K棒),成交量柱狀體就是綠色的。它直觀地顯示了當天的成交量是在上漲過程中產生的,還是在下跌過程中產生的。

總結

學會看盤是股票投資的基礎。總結來說,股票紅色綠色是漲跌基礎,而透過「內盤外盤意思」與「五檔怎麼看」可以洞悉買賣雙方的即時力道,最後結合「成交量怎麼看」來確認市場趨勢的強度與真實性。將這四大指標綜合判斷,你將能更精準地掌握進出場時機,而不是只憑感覺下單。現在就打開你的看盤軟體,試著解讀這些市場給你的訊號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