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點差是交易中重要的隱形成本,掌握點差計算與類型,選對平台與時段,助你有效降低交易費用,提升獲利效率。

【2025最新】外匯點差是什麼?新手必學計算方法與降低成本策略

在金融市場上,有一種「看不到的成本」總在你沒注意時,默默蠶食你的交易成果。很多剛踏入外匯市場的新手,明明方向看對了、技術分析也有練習,卻仍常常賺不到錢,甚至還小虧收場。問題往往出在他們忽略了最基礎的成本概念——點差(Spread)

點差不是什麼高深的概念,但卻是外匯交易中最容易被忽略、卻又影響深遠的費用之一。了解點差,不只是認識一組報價數字,更是控制資金風險、提升獲利效率的關鍵。本文將用最簡單的方式,帶你完整認識點差的種類、計算方式,以及它如何影響你的實際交易成本。

外匯點差是什麼?看懂報價背後的交易費用

在外匯交易中,每一組報價都由兩個價格組成:

  • 買入價(Bid):你可以賣出的價格

  • 賣出價(Ask):你可以買進的價格

兩者之間的價差,就是所謂的點差(Spread)。這並不是市場的自然現象,而是平台收取的「隱形交易手續費」。

在你下單的那一瞬間,就已經依照「買進用賣出價、賣出用買入價」的規則成交。因此,不管你做多或做空,只要剛進場,價格尚未波動,你的部位就已經落在「不利價格」的一邊,這中間的落差就是點差造成的初始虧損。

以歐元兌美元(EUR/USD)為例:

買入價(Bid) 賣出價(Ask) 點差
1.23456 1.23486 0.00030(即 3 點)

也就是說,如果你選擇做多(買進歐元),你的成交價格是 1.23486,而此時若你立刻反手平倉,平台只會以 1.23456 的價格買回,相差的 0.00030(3 點)就是你的交易成本,即進場就先虧 3 點。你必須讓行情波動超過點差的幅度,才開始真正進入獲利區。

固定點差 vs 浮動點差:差在哪裡?

外匯平台提供的點差有兩種類型,了解差異能幫助你選擇更適合自己的交易商:

類型 說明 優點 缺點
浮動點差 點差隨市場狀況而變動,流動性高時點差縮小 反映市場真實流動性 高波動時可能擴大,增加交易成本
固定點差 點差固定不變,無論市場是否震盪都不受影響 成本可預測,穩定性高 通常比浮動點差略高,不具價格彈性

建議:對於絕大多數交易人來說,選擇浮動點差會比較划算,特別是在主要貨幣對交易量大的情況下,點差更小,能降低總成本。

什麼是「點」(Pip)?與「點值」有什麼不同?

想要學會計算點差,就必須先了解兩個基礎單位:「點」(Pip)與「點值」(Pip Value)。

  • 點(Pip):是外匯報價的最小單位,對大多數的貨幣對(例如 EUR/USD),1 點 = 報價的第四位小數 = 0.0001
  • 點值(Pip Value):每跳動 1 點對應的金額價值,會依照下單手數與合約單位改變。計算公式為點值(Pip Value) = 每點價格變動 × 合約單位

各類商品點值基準概覽:

商品 最小變動單位 1 點對應位數 1 點 = 幾步(Point)
EUR/USD 0.0001 小數點第4位 10 步
USD/JPY 0.01 小數點第2位 10 步
黃金 XAU/USD 0.1 小數點第1位 10 步

*註:不是所有商品的「點」單位都相同,因此計算時要根據不同商品報價的小數位數來判斷。在某些外匯交易平台(例如 MT4、MT5)中,報價有時會顯示到比「點」更小的單位,這個更小的單位稱為「步(Point)」,也可稱作「微點」:1 點 = 10 步 = 0.00001(對於小數點第 4 位報價)。

點差怎麼計算?一個公式搞懂

許多剛接觸外匯交易的人常會問:「我下單一筆交易,到底會被扣多少點差費用?」

其實計算方式非常直觀,只要記住以下這個公式:

交易成本(美元)=點差 × 交易數量 × 每點價值

其中,每點價值(Pip)對於大多數貨幣對來說是 0.0001(也就是一個「點」的價格跳動單位)。

實例說明

假設你交易的是 EUR/USD(歐元兌美元),平台顯示點差為 1.0 點,若你的交易數量為 1,000 單位(即 0.01 手),帶入公式如下:

1.0 × 1,000 × 0.0001 = 0.1 美元

也就是說,你這筆交易在下單當下就會產生 0.1 美元的交易成本,自動從帳戶扣除。

如果你的交易單位是 10,000(0.1 手),那就是:

1.0 × 10,000 × 0.0001 = 1 美元

交易數量越大,點差費用也會相對提高。

交易次數不同,點差影響也不同

點差的影響不僅取決於每筆下單的成本,更與你交易的頻率有密切關係。以下我們以台灣常見交易模式進行模擬,展示不同策略的點差成本:

交易類型 每筆手數 月交易次數 每筆點差成本 年交易成本 占 1,000 美元本金比率
長線保守型 0.02 手 8 筆 0.6 美元 57.6 美元 5.76%
短線操作型 0.03 手 12 筆 0.9 美元 129.6 美元 12.96%
高頻短線型 0.03 手 20 筆 0.9 美元 216 美元 21.6%

愈是高頻交易者,點差的累積成本就越明顯,甚至可能吃掉全部獲利。

如何有效降低點差損耗?三個實用策略

點差雖然只是報價中幾個小數點的差距,但卻是交易中無法避免的隱性成本。尤其對於短線、高頻交易者來說,長期累積下來可能嚴重侵蝕本金。以下三個實用策略,能幫助你有效降低點差損耗,提高交易效率:

1、選擇具透明度、提供低點差的交易平台

市場上外匯交易平台眾多,但不同平台的點差差異可能相當大,選擇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 是否公開實際執行的平均點差數據?

    • 有些優質平台會定期公佈執行報價與平均點差,讓用戶清楚知道交易成本。

  • 是否串接國際流動性供應商(Liquidity Providers)?

    • 流動性愈高,點差愈小;反之則容易出現滑點與點差擴大。

  • 是否支援 STP 或 ECN 模式?

    • 這些模式避免「對賭」結構,能真實反映市場點差與報價。

小提醒:選擇外匯平台前,建議先查核是否具備國際監管(如 FCA、ASIC、CySEC),並親自試用其交易介面與點差報告功能。

Vantage 為例,其同時擁有 FCA、ASIC 多重監管,支援 ECN 執行架構,串接國際一線流動性供應商,並公開平均點差與滑點數據,對追求透明與低成本交易的新手來說,是相對穩健且具競爭力的選擇之一。

【延伸閱讀】Vantage外匯交易平台:輕鬆掌握台灣超商繳費入金全攻略

2、避開市場流動性低的交易時段

點差的寬窄與市場流動性息息相關。當交易量低、參與者少時,點差通常會明顯擴大。根據過去數據與多數平台報價觀察:

  • 流動性最低時段為台灣時間凌晨 3:00~6:00

    • 歐洲市場已休市、美國市場將收盤,亞洲市場尚未開盤,市場參與者最少,報價容易出現劇烈跳動與點差擴大。

  • 建議交易時段:台灣時間 15:00~23:00

    • 此時歐洲與美國盤重疊,交易量最大,點差也相對穩定。

3、控制進場頻率與單筆交易手數

大多數新手誤以為交易次數越多、機會越大,但其實高頻交易不等於高勝率,反而可能讓點差成本大幅上升。根據先前的年成本範例可知:

  • 每增加一筆交易,就會多一次點差費用

  • 下單手數越大,對資金的侵蝕也越快

建議做法:

  • 評估每筆交易是否具備足夠勝算與風報比

  • 避免過度交易與情緒化下單

  • 若採短線策略,可透過自動化交易輔助紀律控單

結語:懂得控管點差,才能穩健走長線

點差雖小,卻是你每一次交易都必須支付的成本。真正能長期留在市場的交易者,並不是技術最華麗的那一位,而是最懂得控管風險與成本的那一位。

投資市場不怕犯錯,怕的是連自己輸在哪都不知道。從今天起,請為你的每一筆交易加上一道成本檢查的防線,從「懂點差」開始,走上更穩健的交易道路。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做任何投資決定之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掌握市場最新變化以了解風險。投資涉及風險,務必謹慎。

常見問題

外匯一點是多少?

在外匯交易中,「1 點(Pip)」通常指小數點後第 4 位的最小價格變動,例如歐元/美元從 1.1601 漲至 1.1602,即為上升 1 點。但若是美元兌日圓等日圓相關貨幣對,因報價僅至小數點第 2 位,因此 1 點為小數點後第 2 位的變動。舉例來說,歐元/美元從 1.16010 漲至 1.16021,變動為 0.00011,即為 1.1 點。

外匯手數怎麼算?

在外匯交易中,「手數(Lot)」是用來表示交易單位的標準計量方式。為了簡化下單流程,交易者不會直接輸入「買入100,000貨幣」,而是以「1手」代表100,000單位的標準合約。常見手數有三種:

1標準手 = 100,000單位貨幣;

1迷你手 = 10,000單位

1微型手 = 1,000單位

點值怎麼算?

點值是指每一點(通常為0.0001)的價格變動對交易金額的影響。計算方法是用一點的大小除以當前貨幣對的匯率,再乘以交易的手數。由於不同貨幣對的匯率不同,點值也會有所差異。但如果計價貨幣是美元,點值固定,例如交易1標準手(100,000單位)時,點值通常是10美元。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