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 画板 1 副本 4 期貨是什麼

期貨是什麼?2025新手教學:從保證金到交易策略全攻略

期貨是什麼?用一杯「未來的手搖飲」輕鬆搞懂!

你是不是也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聊起「玩期貨」,感覺好像是個能快速致富的神秘工具,但又常常伴隨著「高風險」、「賠光身家」的可怕傳聞?到底期貨是什麼?它真的像魔鬼一樣,讓人又愛又怕嗎?

別急,我們先不聊那些複雜的金融模型。讓我們先來場景模擬一下:

假設你超愛喝某家手搖飲店推出的「季節限定芒果冰沙」,一杯賣 NT$80。你預感夏天原料會漲價,這杯冰沙下個月肯定會漲到 NT$100。

於是你跟老闆商量:「老闆,我現在付你一點訂金,跟你『約定』好,下個月不管市價多少,我都要用 NT$80 的價格,跟你買 10 杯芒果冰沙。」老闆想說先鎖定一筆生意也不錯,就答應了。

這個口頭上的「約定」,就是期貨最原始的概念!你買的不是那杯冰沙,而是「未來用特定價格購買冰沙的權利」。

說白了,期貨(Futures)就是一份標準化的「未來合約」。買賣雙方約定在未來的某個特定時間點(到期日),用現在就說好的價格,交易特定數量與品質的商品(標的資產)。整個過程都在一個公開、受監管的「交易所」進行,就像是菜市場有個公正的管理員,確保大家買賣都公平、不賴帳。

所以,搞懂期貨交易教學的第一步,就是釐清你交易的是「合約」,而不是商品本身。這個觀念的轉變,是踏入期貨世界最重要的基礎。

拆解期貨合約的四大核心要素:新手必讀的期貨交易教學

既然期貨是一份合約,那它肯定有固定的格式,不然市場就亂套了。這份由交易所設計的標準化合約,主要包含以下四個核心要素,就像一份產品的規格說明書:

1. 標的資產 (Underlying Asset) 🎯

這指的是你「合約」買賣的對象是什麼。它的範圍非常廣,幾乎涵蓋了所有你想得到的東西:

  • 股價指數:例如台灣的加權股價指數(台指期)、美國的道瓊工業指數(小道瓊期貨)。
  • 外匯:例如歐元、日圓、英鎊等主要貨幣(外匯期貨是什麼?)。
  • 大宗商品:黃金、白銀、石油、玉米、黃豆、咖啡等。
  • 利率:例如美國政府公債。

你交易的不是一桶桶的原油或一塊塊的金條,而是這些資產的「價格合約」。

2. 合約規格 (Contract Specifications) 📦

為了讓交易順暢,每一份期貨合約的大小都是固定的。這就像你去好市多買東西,衛生紙就是一賣一大串,牛奶就是兩瓶一組,不能讓你只抽一張或只買半瓶。

  • 舉例來說:
  • 一份「輕原油期貨 (CL)」合約,代表的就是 1,000 桶原油。
  • 一份「小台指期貨 (MTX)」合約,它的契約價值是「指數點數 x NT$50」。

標準化的規格讓所有市場參與者都能在同一個基準上進行交易。

3. 到期日 (Expiration Date) ⏳

合約終究有到期的一天。到期日就是這份合約效力的最後一天,買賣雙方必須在這天履約。大部分的期貨合約是以「月」為單位,例如 6 月的黃金期貨、9 月的台指期貨。

不過,超過 98% 的交易者,尤其是散戶,並不會真的持有到合約到期,而是在到期前就透過「反向平倉」了結獲利或虧損。

4. 交割方式 (Settlement Method) 🤝

履約的方式有兩種:

  • 實物交割 (Physical Delivery):真的會拿到貨!如果你做多玉米期貨放到結算,你家門口可能真的會出現一卡車的玉米。這通常是產業相關的法人機構(如食品廠)才會進行的操作。
  • 現金結算 (Cash Settlement):絕大多數金融期貨(如指數、外匯)的結算方式。不用真的拿到東西,而是根據你當初買賣的價格與結算價的「價差」,直接在你的保證金帳戶裡進行現金的增減。這也是一般投資人最主要的參與方式。

Mammon 推薦閱讀

想深入了解槓桿交易與風險控管的藝術嗎?這篇文章為您詳細解析!

開槓桿投資如何放大收益?掌握槓桿原理、風險與實用工具

期貨的三大超能力:不只用來賺價差,更是市場的穩定器

很多人以為期貨怎麼玩?就是賭大小、猜漲跌。但其實,期貨市場之所以存在,有著比投機更重要的三大功能,它們是整個金融體系不可或缺的一環。

🛡️ 避險 (Hedging):企業的定心丸

這是期貨最原始、也最重要的功能。對於需要面對原物料或匯率波動風險的企業來說,期貨是絕佳的避險工具。

情境模擬:
一家台灣的自行車零件廠,接到一張三個月後才收款的美國訂單,總價 100 萬美元。老闆擔心三個月後美元兌台幣貶值(例如從 32 掉到 31),這樣換回台幣就會少賺 100 萬。為了鎖定利潤,他可以在期貨市場先「賣出」等值的美元期貨。如此一來,無論三個月後匯率如何變動,他都能確保用約定的匯率將美元換成台幣,安心生產。

💡 價格發現 (Price Discovery):市場的風向球

期貨價格是由全球成千上萬的買家和賣家共同決定的,它反映了市場對於未來某個時間點價格的「集體預期」。

例如,如果原油期貨價格連續上漲,可能意味著市場預期未來供應會減少或需求會增加。這個價格資訊對政府、企業和投資人都極具參考價值,讓大家能提前做出應對策略。所以,期貨價格就像是整個經濟體的「天氣預報」。

💰 投機與套利 (Speculation & Arbitrage):市場的潤滑劑

這就是大部分散戶參與期貨市場的主要目的。他們並不是真的需要石油或黃金,而是希望透過對未來價格走勢的判斷,從中賺取價差。

  • 投機者:認為未來會漲,就「買進」期貨合約(做多);認為會跌,就「賣出」期貨合約(做空)。
  • 套利者:尋找不同市場(例如現貨與期貨)之間的微小價差,進行幾乎無風險的買低賣高操作。

這些投機和套利行為,雖然聽起來很像賭博,但卻為市場帶來了大量的「流動性」,確保想避險的企業隨時都能找到對手方,讓市場運作更有效率。

玩期貨的入場券:搞懂期貨保證金計算與槓桿的雙面刃

聊到期貨,絕對不能不提「保證金」和「槓桿」。這是期貨最迷人也最危險的地方。很多新手對期貨是什麼還一知半解,就因為槓桿而吃了大虧。

所謂的期貨保證金 (Margin),並不是買東西的「頭期款」,你千萬要記住!它更像是一種「履約保證押金」。你存入一筆錢在期貨商那裡,向交易所證明:「我有能力承擔這筆交易未來可能發生的虧損」。

保證金制度的三個關鍵詞

1. 原始保證金 (Initial Margin)
建立一個新的期貨部位(不論做多或做空)所需要投入的最低資金。這是你的「入場券」。例如,交易一口小台指,期貨商可能規定你需要先放入 NT$46,000 的原始保證金。

2. 維持保證金 (Maintenance Margin)
這是你帳戶中為了維持這個部位必須保有的最低資金水平,通常是原始保證金的 75% 左右。以上述小台指為例,維持保證金可能是 NT$35,000。

3. 追繳保證金 (Margin Call)
當市場走勢對你不利,導致你的帳戶權益數(你帳戶裡實際的錢)低於「維持保證金」時,期貨商就會發出追繳通知,也就是傳說中的「Margin Call」。這時你必須在指定時間內補錢,將帳戶資金拉回到「原始保證金」的水平。如果沒補錢,期貨商有權「強制平倉」,把你手上的部位賣掉,俗稱「斷頭」。

⚠️ 高槓桿是一把雙面刃,務必謹慎使用! ⚠️

槓桿的魔力在於「以小搏大」。你用 NT$46,000 的保證金,就可以操作一口價值約 NT$1,000,000 的小台指合約(假設指數為 20,000 點,20,000 * 50 = 1,000,000),槓桿倍數超過 20 倍!

這代表指數只要上漲 1%,你的「獲利」相對於投入的保證金,可能高達 20%。但反過來說,指數下跌 1%,你的「虧損」也會被放大 20%。這就是為什麼期貨的賺賠速度如此驚人。新手在不了解期貨風險管理之前,千萬不要輕易使用高槓桿。

常見的期貨合約種類有哪些?從台指期到小道瓊

了解期貨的基本規則後,我們來看看市場上有哪些熱門的選手。不同的期貨商品有不同的性格與波動特性,適合不同類型的交易者。

期貨類別 主要商品 特色與適合對象
股價指數期貨 台指期 (TX)、小台指 (MTX)、美國小道瓊 (YM)、標普500 (ES)、納斯達克100 (NQ) 與股市連動高,交易量大、流動性好。適合對總體經濟與大盤走勢有判斷能力的投資人。台指期是台灣投資人的主場。
外匯期貨 歐元 (6E)、日圓 (6J)、英鎊 (6B)、澳幣 (6A) 反映各國貨幣間的強弱關係,受央行政策、經濟數據影響大。適合關注國際財經新聞、對各國經濟狀況有研究的交易者。
大宗商品期貨 輕原油 (CL)、黃金 (GC)、天然氣 (NG)、玉米 (ZC)、黃豆 (ZS) 受季節、天候、地緣政治影響。黃金具避險屬性,原油則與全球經濟活動息息相關。適合能掌握供需關係的投資人。
利率期貨 美國10年、30年公債期貨 (ZN, ZB) 主要用來對沖利率變動的風險,價格與利率走勢相反。這是法人機構的主要戰場,較不適合一般散戶。

期貨 vs. 股票 vs. 差價合約(CFD):我該選哪個?

新手常常會把期貨、股票和近年很夯的差價合約(CFD)搞混。它們雖然都是投資工具,但遊戲規則大不相同。底下這張比較表,讓你一目了然!

比較項目 期貨 (Futures) 股票 (Stocks) 差價合約 (CFD)
交易機制 集中市場交易(交易所) 集中市場交易(交易所) 場外交易(OTC),與交易商對賭
所有權 沒有實際所有權,是交易合約 擁有公司部分所有權(股東) 沒有實際所有權,是交易價差合約
槓桿/保證金 高槓桿,需保證金 通常無槓桿(融資另計) 高槓桿,需保證金
交易方向 可做多也可做空 做多容易,做空有限制(融券) 可做多也可做空
合約期限 有到期日,需轉倉 無到期日,可長期持有 無到期日(但有隔夜利息)
交易成本 手續費、交易稅 手續費、證交稅 點差、隔夜利息

Mammon 推薦閱讀

想了解更多外匯交易工具,鎖定未來收益嗎?這篇文章不容錯過。

遠期外匯是什麼?3分鐘弄懂交易、避險策略與實戰應用

新手入門五步驟:如何安全開始你的第一筆期貨交易

紙上談兵千百回,不如實際走一遍。但「衝動」是魔鬼,在投入真金白銀之前,請務必按照以下步驟,穩紮穩打:

  1. 建立正確心態與知識:
    在問「期貨怎麼賺錢」之前,先問「期貨會怎麼賠錢」。徹底搞懂我們前面提到的所有觀念,特別是保證金和風險。記住,期貨是專業的投資工具,不是樂透彩。
  2. 選擇一家合規的期貨商:
    在台灣,務必選擇受金管會監管的合法期貨商(例如元大、群益、凱基等)。不要輕信海外來路不明的平台。資金安全永遠是第一位。你可以參考我們的槓桿交易指南
  3. 開立期貨戶頭:
    準備好雙證件、銀行存摺,親自到期貨商營業點或線上開戶。開戶過程會有專人說明風險,請務必仔細聆聽。
  4. 熟悉交易平台與模擬交易:
    每家期貨商都有提供模擬交易平台。在真正下單前,花至少一到兩週的時間去熟悉平台操作,練習下單、平倉、設定停損停利。這是讓你熟悉戰場又不花一毛錢的最佳方式!
  5. 從小額開始,做好資金與風險控管:
    當你準備好上場時,請從交易量最小的合約開始,例如「小台指」。並且,投入的資金必須是「閒錢」,也就是即使全部虧光也不會影響你正常生活的錢。設定好每一筆交易的停損點,嚴格執行,這是你在市場上活下去的護身符。

結論:期貨是放大器,而非提款機

回到最初的問題:期貨是什麼

期貨是一項功能強大的金融工具,它是一個「放大器」。如果你對市場的判斷是正確的,它能放大你的獲利;但如果你看錯方向,它同樣會無情地放大你的虧損。它本身沒有好壞,端看使用者的心態、知識與紀律。

它不是一個可以讓你一夜致富的提款機,更像是一門需要專業技術才能駕馭的飛行器。在學會如何平穩起降、應對亂流之前,切勿幻想一步登天。透過不斷學習、模擬練習,並抱持著敬畏市場的心,你才能善用期貨這個工具,為你的投資組合增添更多可能性,而不是帶來一場災難。

期貨常見問題 (FAQ)

交易期貨至少需要多少錢?

這取決於你想交易的商品。每種期貨合約的「原始保證金」都不同。以國內商品為例,交易一口「小台指期貨」的保證金約在台幣 4-5 萬元;而交易一口「台指期貨」則需要約 18-20 萬元。海外期貨的保證金則更高。建議準備比原始保證金多 2-3 倍的資金在戶頭裡,會比較安全,不易被市場的短暫波動掃出場。

期貨虧損會超過我放進去的保證金嗎?

理論上是會的! 這就是所謂的「超額虧損 (Overloss)」。如果市場發生極端劇烈的行情(例如跳空大跌),導致期貨商來不及強制平倉,你的虧損就可能超過你帳戶裡所有的錢,你還會倒欠期貨商。雖然在流動性好的市場不常見,但歷史上確實發生過。這也是為什麼資金控管如此重要。

什麼是「轉倉」?我一定要轉倉嗎?

「轉倉 (Rollover)」是指當你手上的合約快要到期,但你還想繼續持有這個部位時,你需要先「平倉」這個即將到期的合約,然後同時「建立」一個新的、下一個月份的同樣合約。如果你是做長線交易的,就需要進行轉倉。如果你只是做短線當沖或波段,通常在合約到期前就已經平倉,那就不需要轉倉。

期貨交易時間是幾點到幾點?

這完全看你交易的商品。台灣的台指期貨交易時間分為「日盤」(08:45 – 13:45) 和「夜盤」(15:00 – 次日 05:00),幾乎涵蓋了全天。而海外期貨,如美股指數期貨或原油期貨,交易時間更長,幾乎是 23 小時交易,這讓交易者可以隨時因應國際事件做出反應。

手續費和交易稅怎麼算?

期貨的交易成本相對單純。主要有兩項:
1. 手續費:付給期貨商的服務費,買進和賣出(一買一賣為「一口」)各收一次。這是可以跟營業員洽談的,交易量越大通常越有議價空間。
2. 期貨交易稅:付給政府的稅,稅率是契約價值的「十萬分之二」。相較於股票的千分之三證交稅,期貨的交易成本低廉許多,這也是它適合短線交易的原因之一。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