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跟蹤止損 (Trailing Stop)?它和一般止損有何不同?
想像一下,你買進一檔股票後,價格如預期般上漲📈,你看著帳面上的獲利越來越多,心裡想著「再放一下,搞不好會賺更多!」結果一不留神,行情反轉,利潤不但回吐,甚至還倒賠出場。這種扼腕的情節,是許多交易者的共同回憶。跟蹤止損 (Trailing Stop) 就是為了解決這個痛點而生的強大工具。
簡單來說,跟蹤止損是一種「會移動的智慧型停損單」。它會在你獲利的方向上,自動跟隨市場價格,幫你牢牢鎖住已經賺到的利潤,同時保留讓獲利繼續奔跑的機會。
跟蹤止損的核心定義:會移動的保護網
傳統的停損單,是你設定一個固定的價格,例如股價100元買進,停損設在90元。無論未來股價漲到120、150元,你的停損點永遠都在90元。但跟蹤止損不一樣,它像一張跟著你往上爬的安全網,你爬得越高,網子也跟著越高,確保你就算失足,也不會摔回原點。
跟蹤止損 vs. 傳統止損單:一張圖看懂最大差異
為了讓你更清楚理解,我們用一個表格來比較兩者的核心差異:
功能 | 跟蹤止損 (Trailing Stop) | 傳統止損單 (Stop Loss) |
---|---|---|
觸發價格 | 動態調整,隨有利價格移動 | 固定不變 |
主要目的 | 🛡️ 保護浮動利潤,讓獲利奔跑 | 防止虧損擴大 |
移動方向 | 只會朝「有利」方向移動 | 靜止不動 |
適合情境 | 趨勢明顯的市場 | 所有交易,作為基本風險保護 |
為什麼你需要使用跟蹤止損?三大核心優勢
- 自動化鎖利: 不需時刻盯盤,系統自動幫你上移停損點,鎖住獲利。
- 克服人性弱點: 避免因「貪婪」而錯過平倉時機,或因「恐懼」而太早出場。
- 捕捉大趨勢: 在強勁的單邊行情中,它能讓你從頭抱到尾,最大化潛在利潤。
跟蹤止損如何運作?一個實例讓你秒懂
紙上談兵不如實際演練。讓我們用一個買入(做多)的例子,看看跟蹤止損神奇的運作機制。
情境一:買入(做多)股票時的跟蹤止損
假設你看好台積電,在價格 600元 時買進,並設定了一個 5% 的跟蹤止損。
- 初始停損點: 買入當下,初始停損點會設在 600 * (1 – 5%) = 570元。如果股價不幸下跌,碰到570元就會自動賣出,虧損控制在5%。
- 股價上漲至650元: 此時,新的價格高點出現了!你的跟蹤止損點會自動上移至 650 * (1 – 5%) = 617.5元。這代表你最差的情況也是獲利出場 (617.5 > 600)。
- 股價回檔至630元: 價格從650元回落,但尚未觸及617.5元的停損點。此時,停損點會維持在617.5元,不會跟著往下掉。這是關鍵!
- 股價再創新高至700元: 你的跟蹤止損點再次自動上調至 700 * (1 – 5%) = 665元。你已經鎖定了至少65元的獲利。
- 最終出場: 股價從700元反轉下跌,最終觸及了 665元 的停損點,系統自動為你平倉。雖然沒賣在最高點,但你成功鎖住了從600到665元的大部分利潤,完美避免了後續可能的大跌。
情境二:賣出(做空)外匯時的跟蹤止損
這個機制同樣適用於做空。假設你在 1.0800 賣出歐元/美元 (EUR/USD),並設定 50點 (pips) 的跟蹤止損。
- 初始停損點: 設在 1.0800 + 50 pips = 1.0850。
- 價格下跌至 1.0700: 你的停損點會自動跟著下移至 1.0700 + 50 pips = 1.0750,鎖住了50點的利潤。
- 價格反彈觸及 1.0750: 系統自動平倉,你帶著獲利離場。
如何設定跟蹤止損?兩大主流設定方式
在大多數交易平台,設定跟蹤止損主要有兩種方式,搞懂它們的區別,才能選出最適合你交易風格的方法。
按「固定點數」或「價格距離」設定
這是最直接的方式,你設定一個與市價的固定距離。例如,設定100點的跟蹤止損。無論現在價格多少,停損點永遠距離市場最高價(做多時)或最低價(做空時)100點。這種方式適合波動性相對固定的商品,如主要貨幣對。
按「百分比」設定
這種方式更具彈性,停損距離會隨著價格等比例放大或縮小。例如,設定5%的跟蹤止損。當股價在100元時,停損距離是5元;當股價漲到500元時,停損距離會自動變為25元。這非常適合股價等價格變動範圍大的商品,能更好地適應市場波動性。
圖解教學:如何在MT4/MT5平台中設定跟蹤止損
以廣受歡迎的 MetaTrader (MT4/MT5) 平台為例,設定非常簡單:
- 在您已開倉的訂單上,點擊滑鼠右鍵。
- 在跳出的選單中,選擇「追蹤停損」(Trailing Stop)。
- 您可以選擇預設的點數,或點選「自訂」來輸入您想要的確切點數距離。
- 設定完成!當市場價格朝著對您有利的方向移動超過您設定的點數時,停損點就會自動開始跟蹤。
特別注意: 在MT4/MT5這類客戶端執行的跟蹤止損,需要您的交易軟體保持開啟並連上網路才能運作。如果關閉軟體,它就會失效。不過,許多券商現在提供伺服器端的跟蹤止損,即使您關機也能執行,下單前請先向您的券商確認。
使用跟蹤止損的優點與潛在風險
任何工具都是雙面刃,跟蹤止損也不例外。了解它的好處與限制,才能真正發揮其威力。
最大優勢:自動化鎖利,克服人性貪婪與恐懼
跟蹤止損最大的價值在於「紀律」。它移除了交易中最困難的情緒因素,用一套預設的邏輯來幫你管理部位。你不再需要猜測頭部在哪,也不會因為害怕利潤回吐而提早出場,錯失後面的大行情。它讓你真正做到「讓利潤奔跑,讓虧損停止」。
潛在風險:可能被市場的短期劇烈波動「洗出場」
跟蹤止損最大的風險,就是距離設得太近。在一個高波動的盤整行情中,價格可能急拉急殺,如果你的跟蹤止損距離太窄,很容易在趨勢真正發動前,就被一個無意義的短期波動「掃出場」,錯失了真正的主升段。這就像坐雲霄飛車,安全帶繫太緊雖然安全,但也可能稍微顛簸一下就被卡住彈出去了。
如何避免風險?選擇合適的距離是關鍵
設定一個「恰到好處」的距離是門藝術,也是致勝關鍵。你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 參考技術指標: 使用ATR (平均真實波幅) 指標的倍數來設定距離,讓設定值能動態反映市場近期的波動程度。
- 觀察支撐壓力: 將停損點設在關鍵的技術支撐位下方(做多時)或壓力位上方(做空時)。
- 回測與經驗: 針對你常交易的商品,進行歷史回測,找出最適合它的參數。
對於新手而言,可以先從較寬的距離開始嘗試,避免過於頻繁地被市場洗出場。更深入的停損設定技巧,可以參考專業的分析文章。
💡 延伸閱讀
掌握了跟蹤止損,你可能還想學習更多進階的風險管理方法。推薦你閱讀我們的文章:風險管理是什麼?一篇搞懂5大核心流程與實用框架
結論
總結來說,跟蹤止損 (Trailing Stop) 是一個能有效「守住利潤,放大戰果」的絕佳工具。它透過自動化機制,幫助交易者在嚴格控制下行風險的同時,不錯過市場趨勢帶來的巨大潛力。它不僅是新手管理風險的利器,更是老手實現交易系統化、克服人性弱點的得力助手。
現在你已經完整掌握了跟蹤止損的原理、設定方法與實戰要點,是時候將理論付諸實踐了。不妨立刻在你的模擬倉中開始練習,將這個強大的功能整合到你的交易策略中,體驗讓利潤自動奔跑的快感吧!
常見問題 (FAQ)
跟蹤止損應該設定多寬(多少點或百分比)才合適?
沒有標準答案,最佳距離取決於:1. 交易商品的波動性(波動大的商品如黃金、加密貨幣,需要較寬的距離);2. 你的交易週期(短線交易距離較窄,長線趨勢交易則較寬);3. 市場狀況(趨勢明顯時可稍窄,盤整時需放寬)。建議使用ATR指標作為參考,並透過回測找到最適合的參數。
股票、外匯、加密貨幣都適用跟蹤止損嗎?
是的,幾乎所有可交易的金融商品都適用。只要有趨勢行情,跟蹤止損就能發揮作用。特別是在波動劇烈的加密貨幣市場,使用跟蹤止損來保護利潤,避免因價格突然反轉而導致巨額虧損,是相當重要的風險管理手段。
我關掉交易軟體或電腦,跟蹤止損還會執行嗎?
這取決於你的券商。如果是「客戶端」執行的跟蹤止損(如標準版的MT4/MT5),則需要保持軟體開啟與網路連線。但現在越來越多券商提供「伺服器端」的跟蹤止損,這種訂單會存在於券商的伺服器上,即使你關機、斷網,只要價格觸及,依然會被執行。在下單前,務必與你的券商確認其跟蹤止損的類型。
跟蹤止損和移動停利(Trailing Take Profit)有什麼不同?
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事實上,「跟蹤止損」本身就具備了「移動停利」的功能,因為它是在保護你已經到手的利潤。金融市場上並沒有一個叫做「移動停利」的標準訂單類型。跟蹤止損透過不斷移動的「止損點」來實現動態鎖定利潤的目標,本質上就是一種智慧型的停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