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比率價差?
你是不是在尋找一種低成本,甚至可能「零成本」開倉的選擇權策略,希望在市場盤整或溫和波動時也能找到獲利機會?那麼你可能聽過 Ratio Spread (比率價差)。這是一種迷人卻又極度危險的進階策略,操作核心在於「非對稱」的部位建構,通常涉及買入一份選擇權,同時賣出多份(通常是兩份)更價外的選擇權。
簡單來說,比率價差就像是太極中的「以柔克剛」,試圖利用賣出多份選擇權收取的權利金,來彌補甚至超過買入選擇權的成本,從而降低建倉成本,甚至實現「零成本」開倉。但這份「柔」的背後,卻隱藏著剛猛無比的潛在風險。
核心定義:為何要「買一賣二」?
傳統的價差交易,如垂直價差,是買一口、賣一口的對稱結構,風險和利潤都是固定的。但比率價差打破了這種平衡,最常見的比例是 1:2 或 1:3。例如,買進一口價平附近的 Call,同時賣出兩口價外的 Call。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有兩個:
- ✅ 降低成本或創造信用:賣出兩口選擇權收取的權利金(Premium)總額,通常會高於買入一口選擇權付出的成本。如果收取的權利金大於付出的成本,就形成了一個「信用價差」(Credit Spread),等於一開倉就有現金入袋。
- ✅ 從時間價值損耗中獲利:由於你是選擇權的淨賣方(賣出的部位多於買入),時間的流逝(Theta 效應)對你有利。只要標的資產價格在特定區間內波動,賣出的選擇權價值會隨著到期日的接近而加速衰減,這就是你的利潤來源。
比率價差的建構原理與目標
比率價差的核心目標,是預期標的資產價格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會出現「有限」的溫和上漲或下跌。交易者希望價格能剛好走到賣出選擇權的履約價附近,這是最大獲利區間。如果價格不動,交易者也能因為收取了淨權利金而獲利。然而,這個策略最害怕的就是市場出現「超乎預期」的劇烈單邊行情。
兩種主要策略類型:Call Ratio Spread vs. Put Ratio Spread
比率價差主要分為兩種,應對不同的市場預期:
- 看漲比率價差 (Bull Call Ratio Spread): 當你預期市場會「緩慢上漲」或「盤整偏多」時使用。
- 看跌比率價差 (Bear Put Ratio Spread): 當你預期市場會「緩慢下跌」或「盤整偏空」時使用。
接下來,我們將透過實際案例,深入拆解這兩種策略的建構方式與損益計算。
📚 推薦閱讀
當你分析市場後,認為某個股(例如台積電)短期內會上漲,但漲幅可能有限,不會一飛沖天。這時,Bull Call Ratio Spread 就是一個可以考慮的策略。
策略建構步驟與實際案例
假設台積電(2330)目前股價為 900 元。你預期它在下個月結算前會漲到 950 元左右,但突破 950 元的機率不大。你可以這樣建構一個 1:2 的看漲比率價差:
- 買進 (Long) 1 口 履約價為 920 元的 Call,付出權利金 15 元。
- 賣出 (Short) 2 口 履約價為 950 元的 Call,收入權利金 8 元/口,共 16 元。
淨權利金 = 收入 (8 * 2) – 支出 (15) = 1 元。這是一個信用價差,代表你一建倉就先有 1 元的淨收入(乘以合約乘數)。
損益圖解:如何計算最大獲利、最大虧損與損益兩平點
這個策略的損益結構比較特別,我們分點來看:
- 最大獲利 📈:當結算價剛好落在賣出 Call 的履約價 950 元時,會產生最大獲利。
- 獲利 = (賣出履約價 – 買入履約價) + 淨權利金
- 計算:(950 – 920) + 1 = 31 元
- 最大虧損 ⚠️:理論上無限! 這是此策略最致命的風險。當股價突破某個點後,漲得越多,你的虧損就越大。因為你賣出了兩口 Call,但只買入一口 Call 來對沖,還有一口是「裸賣」的狀態 (Naked Call)。
- 損益兩平點 (Break-Even Point):有兩個。
- 下損益兩平點:買入履約價 + 淨權利金 = 920 + 1 = 921 元。(如果建倉時是淨支出,則是用履約價減去淨支出)
- 上損益兩平點:賣出履約價 + 最大獲利 = 950 + 31 = 981 元。一旦股價超過 981 元,你的虧損就會開始無限擴大。
最佳使用時機:當你預期市場「緩慢上漲」時
總結來說,Bull Call Ratio Spread 最適合的劇本是:標的物價格穩定上漲,並在到期時停在賣出選擇權的履約價附近。你既賺到了價差,也賺到了時間價值。最怕的就是市場突然噴出大漲,那會讓你的裸賣部位陷入巨大的虧損風險。
看跌比率價差 (Bear Put Ratio Spread) 實戰詳解
反過來,如果你認為市場氣氛不佳,某個股(例如聯發科)可能會緩步下跌,但下方有支撐,跌幅有限。這時就可以考慮 Bear Put Ratio Spread。
策略建構步驟與實際案例
假設聯發科(2454)目前股價為 1300 元。你預期它會跌至 1250 元附近,但再往下跌的空間不大。你可以這樣建構一個 1:2 的看跌比率價差:
- 買進 (Long) 1 口 履約價為 1280 元的 Put,付出權利金 20 元。
- 賣出 (Short) 2 口 履約價為 1250 元的 Put,收入權利金 12 元/口,共 24 元。
淨權利金 = 收入 (12 * 2) – 支出 (20) = 4 元。同樣地,這是一個信用價差,開倉即有淨收入。
損益圖解:如何計算最大獲利、最大虧損與損益兩平點
- 最大獲利 📉:當結算價剛好落在賣出 Put 的履約價 1250 元時,獲利最大。
- 獲利 = (買入履約價 – 賣出履約價) + 淨權利金
- 計算:(1280 – 1250) + 4 = 34 元
- 最大虧損 ⚠️:潛在虧損巨大! 當股價跌破下損益兩平點後,跌得越多,虧損就越大,直到股價歸零。雖然不像 Call 那樣有無限虧損(因為股價最低就是0),但虧損金額依然非常可觀。
- 損益兩平點 (Break-Even Point):同樣有兩個。
- 上損益兩平點:買入履約價 – 淨權利金 = 1280 – 4 = 1276 元。
- 下損益兩平點:賣出履約價 – 最大獲利 = 1250 – 34 = 1216 元。一旦股價跌破 1216 元,你的虧損就會急劇擴大。
最佳使用時機:當你預期市場「緩慢下跌」時
Bear Put Ratio Spread 的甜蜜點在於:標的物價格如預期般緩慢走跌,最終停在賣出 Put 的履約價附近。最怕的就是市場出現崩盤式的連續大跌,這會讓你的裸賣 Put 部位承受巨大損失。
Ratio Spread 的致命吸引力與隱藏風險
了解了兩種策略的操作後,我們來做個客觀的總結。為什麼這個策略讓許多經驗豐富的交易者又愛又恨?
優點 (Pros) ✅ | 缺點 (Cons) ❌ |
---|---|
|
|
最大風險警告:為什麼這個策略會有「無限虧損」的可能?
關鍵就在於那個「多賣出去」的部位。在 Bull Call Ratio Spread 中,你買一口 Call,賣兩口 Call。當股價大漲,漲過你的上損益兩平點時:
- 你買的那口 Call 賺錢了。
- 你賣的第一口 Call 的虧損,被你買的那口 Call 對沖掉了。
- 你賣的第二口 Call,是完全沒有任何保護的「裸賣倉位」(Naked Call)。
股價理論上可以無限上漲,所以這個裸賣部位的虧損也是無限的。這就是為什麼許多新手聽到「無限虧損」就望而卻步的原因。想深入了解此策略的風險,可以參考 Investopedia 對於比率價差的權威解釋。
風險管理技巧:如何設定停損點與資金控管
既然風險這麼大,是不是就完全不能碰?並非如此,但前提是你必須有鋼鐵般的紀律。
- 嚴格設定停損:在建立倉位時,就必須想好當價格觸及哪個點位(例如上/下損益兩平點)時,你必須無條件平倉離場。
- 控制倉位規模:絕對不要投入過多資金。使用比率價差的資金,應該只佔你總投資組合中一個非常小的比例。
- 密切監控行情:這不是一個設定好就可以放著不管的策略。你需要時刻關注市場波動,特別是接近到期日時。
- 考慮調整部位:在某些情況下,可以透過滾動(Rolling)或增加對沖部位來調整策略,但這需要更進階的技巧。
📚 推薦閱讀
結論
Ratio Spread (比率價差) 是一種高階的選擇權策略,它像一把鋒利的雙面刃。在正確的市場判斷和嚴格的風險控制下,它能以極低的成本為你創造穩定的現金流。然而,一旦市場走勢失控,其「無限虧損」的特性也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對於投資新手而言,強烈不建議輕易嘗試此策略。務必先從基礎的選擇權買賣、垂直價差等風險固定的策略開始,累積足夠的經驗和知識後,再透過模擬倉充分練習,真正理解其損益結構與風險所在,才能考慮在實戰中謹慎運用。請永遠記住,在投資市場中,活下來遠比賺大錢更重要。
FAQ常見問題列表
Ratio Spread 和垂直價差 (Vertical Spread) 有何不同?
最主要的區別在於「比例」和「風險結構」。垂直價差是買一口、賣一口(1:1),無論是信用價差還是借方價差,其最大獲利和最大虧損都是在建倉時就完全鎖定的。而比率價差則是買一賣二或更多(如1:2, 1:3),這導致策略中存在裸賣的部位,從而產生了無限或巨大的潛在虧損風險。
執行此策略需要多少保證金?
保證金要求通常很高。因為比率價差中含有裸賣選擇權的成分,券商為了控制自身的風險,會要求交易者存入足夠的保證金來應對潛在的巨大虧損。具體的金額會根據標的物的波動性、價內價外程度以及券商的風控規則而有所不同。
選擇權新手適合使用比率價差嗎?
絕對不適合。這是一個進階甚至專家級的策略。新手應該從最基本的選擇權買方(Long Call/Put)開始,然後學習風險可控的價差策略,如垂直價差。在沒有完全理解 Theta、Delta、Gamma 等希臘字母的影響,並且沒有建立起嚴格的風險管理紀律之前,絕對不要輕易嘗試比率價差。
時間價值對比率價差有什麼影響?
時間價值(Theta)是比率價差交易者的朋友。因為你是選擇權的「淨賣方」(賣出的部位比買入的多),隨著時間流逝,選擇權的時間價值會不斷衰減,這對你的整體持倉是有利的。只要標的價格保持在你的獲利區間內,即使價格不動,你也能從時間價值的損耗中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