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理財教育在近年日益受到重視,市面上也出現越來越多的兒童理財繪本與兒童理財課程。除了傳統上幫小孩開戶、甚至開股票戶頭投資外,讓孩子真正認識金錢的用途、精進財商、並理解金融知識,是讓財商教育從小紮根、培養孩子健全金錢觀的關鍵作法。
本文將深入介紹兒童理財觀念、精選兒童理財書籍推薦,並透過實用的教養方法及引導式理財繪本,帶著孩子一步步培養金錢觀念,成為未來的理財達人。
理財教育是什麼?它對兒童有什麼影響?
每逢過年團圓時節,孩子總會收到不少來自長輩和親戚的紅包。至於這些壓歲錢該存起來、拿去繳學費,還是讓孩子自行支配,雖然各有看法,但更關鍵的,其實是孩子是否真正理解「錢」的意義與資源有限的道理。這正是進行理財教育、建立金錢觀念的最佳時機。
不少孩子會天真地說出「一千元只有一張,怎麼會比兩張一百多?」「用悠遊卡或信用卡最好了,都唔使畀錢」、「想要錢去ATM攞就得啦!」這些童言童語聽來有趣,但也反映出他們對金錢運作的理解仍十分有限。正因如此,從小培養孩子的財商觀念,不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更是他們未來能否自主、理性面對財務挑戰的關鍵一步。
理財教育的意義
當代社會日益重視理財素養的培養,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定義,「理財素養」不只是會算帳或懂得投資,更是一套結合理財知識、態度、技能與實際行動的綜合能力,幫助個人作出明智的財務決策,最終實現財務自由與生活穩定。
金管會亦指出,「理財」涵蓋人生各階段的財務規劃,包括資產與負債的分配、收入與支出的安排,以及整體現金流的管理。同時,由於人生充滿不確定性,理財也必須納入風險控管,從人身、財產到市場波動風險,都是影響未來財務狀況的關鍵因素。
因此,理財教育的重點早已不只是「如何賺錢」,更深層的是協助個人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與金錢觀。以英國為例,早在2006年便將理財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從小紮根。而世界上極具財富影響力的猶太族群,雖只占全球人口約1%,卻擁有近一半的富裕人口。他們長年以來透過家庭教育與實際行動,像是從小發零用錢訓練孩子理財能力,讓金錢觀念與財富累積能力在生活中自然養成。
我的家庭需要兒童理財教育嗎?為什麼孩子越早學理財越好?
很多家長常會疑惑:「我家又不是有錢人,需要教小朋友理財?」其實,理財教育從來不只是有錢家庭的專利,它的起點並不是教孩子炒股或投資,而是讓他們從小學會認識金錢的價值、管理收入與支出,懂得規劃與取捨。等到財務觀念穩定,再逐步引導他們了解金融工具,學習投資理財,才是自然發展的步驟。
真正完整的理財教育,是融合品格培養與價值觀建立的歷程,而非單純教「怎麼賺錢」。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面對誘惑時不盲目消費,在資源有限時懂得取捨,進而養成珍惜金錢、理性消費的習慣。
說到底,人生幾乎無法離開「錢」這件事——從小孩買玩具、長大後決定是否留學、置業,甚至到退休生活的安排,不論家境富裕或普通,都必須學會如何分配與規劃財務。對富裕家庭來說,懂得守財與傳承至關重要;對資源有限的家庭,更需要從小建立良好的財務觀念,才能走得穩健,活得踏實。
孩子還小,需要接觸理財教育嗎?
你家小朋友常常吵著要買玩具、買零食,一拿到零用錢或者壓歲錢就即刻想花掉?其實,孩子年紀小小,就已經對「購物」和「金錢交換」有基本概念。這個階段正是引導他們建立正確金錢觀的黃金時機。
透過理財教育,孩子可以學會分辨「需要」與「想要」,也能慢慢理解什麼叫做收支平衡。不過,理財不是靠上幾堂課就解決,關鍵在於日常生活中如何實踐。孩子最常接觸金錢觀念的地方,其實就是家裡。家長自己怎麼用錢、怎麼講錢,會無聲無息地影響孩子對金錢的態度。
所以,真正有效的理財教育,不只是講道理,更需要家長以身作則,日復一日在生活中灌輸正確價值觀,例如節制消費、珍惜資源、理解父母賺錢不容易。當孩子開始意識到金錢背後包含著父母的努力與心血,就更容易學會負責任地使用金錢,並建立起穩健的理財習慣。
孩子理財教育怎麼教?分齡學習效果更好!
兒童理財教育並非一蹴可幾,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認知發展,採取不同的教學策略。理財專家夏韻芬在《有錢是教出來的:夏韻芬親子理財秘笈》一書中,詳細說明了幼兒財商可培養的概念,家長們可以參考此表,搭配幼兒理財教案或繪本,和孩子講解理財概念。
年齡 | 可培養的理財概念 |
3 歲 | 教導辨認硬幣和紙幣 |
4 歲 | 學會用錢買簡單的用品 |
5 歲 | 了解錢是勞動得到的報酬,並清楚硬幣的價值 |
6 歲 | 培養具有「自己的錢」的意識,並學習數硬幣 |
7 歲 | 學習看價格標籤,並與現有的錢做比較,教導孩童學習購買能力 |
8 歲 | 建立儲蓄概念,並鼓勵做額外事情以賺取更多零用錢。 |
9 歲 | 制定簡單的開銷計畫表,建立用錢概念 |
10 歲 | 協助建立節約零用錢概念,將省下的零用錢購買較貴的商品 |
11 歲 | 學習發現價廉物美商品,並有打折、優惠概念 |
12 歲 | 制定並執行兩周的開銷計畫,懂得正確使用銀行業務一般術語 |
幼兒期(3-6歲):建立金錢初步概念
- 認識錢幣: 透過玩扮家家酒、模擬商店等遊戲,讓孩子認識不同面額的錢幣。
- 了解金錢的來之不易: 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努力工作才能賺錢,讓他們知道金錢得來不易。
- 簡單的儲蓄概念: 準備一個可愛的撲滿,鼓勵孩子將零用錢或收到的紅包存起來。家長可以參考幼兒理財教案,裡面常有適合小小孩的互動遊戲。
學齡期(7-12歲):培養消費與儲蓄習慣
- 零用錢管理: 給予孩子定額零用錢,並引導他們規劃如何使用,例如將錢分成「儲蓄」、「消費」、「分享」三部分。
- 預算概念: 教導孩子如何列出想買的物品清單,並計算所需金額,體驗預算規劃的過程。
- 認識收入與支出: 透過家庭收支的簡單介紹,讓孩子了解收入與支出的關係。
- 閱讀兒童理財書: 市面上有許多優質的兒童理財書籍,例如《小富翁養成記》等,透過故事引導孩子學習。
青少年期(13歲以上):接觸投資與風險概念
- 了解銀行服務: 帶孩子到銀行開戶,讓他們了解存款、提款、定存等基本金融服務。
- 認識基本投資概念: 透過新聞或簡單案例,向孩子解釋股票、基金等基本投資工具,並強調投資有風險。
- 財務目標設定: 鼓勵孩子設定短、中、長期財務目標,例如升學基金、出國旅遊等,並為此努力。
- 探索理財教案: 許多教育網站或平台都有提供幼兒理財教案或適合青少年的理財課程,家長可以多加利用。
獻給孩子的3本兒童理財教育書籍/繪本
兒童理財書籍是開啟孩子財商的重要工具,以下推薦幾本廣受好評的繪本:
1. 幼兒理財教案:入門書《小兔子學理財》套書
書名 | 小兔子學理財套書:陪孩子從賺、買、存、捐學人生財富價值 |
作者 | 辛德絲.麥克勞德 |
譯者 | 顏銘新 |
適合年齡 | 4-7歲 |
有無注音 | 有 |
購買連結 | 親子天下 / 博客來 / 誠品 / 金石堂 |
借書連結 | 台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台中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全套四冊繪本,由可愛活潑的小兔子主角們從孩子的角度問問題,運用生活化的情境並分別由賺錢、花錢、存錢、捐錢四主題出發,帶領小讀者了解金錢價值,並說明抽象概念如收入、支出、儲蓄等。
「在兔子國裡,胡蘿蔔就是錢。」書中除了釐清基礎財商知識,說明金錢是什麼,更進一步談努力、選擇、耐心,以及給予。不僅為孩子釐清有形事物的交換意義,同時也幫助理解無形資產例如時間、自身才能等,引導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探尋事物的價值。
故事情節貼近現實,小兔子們並非一帆風順,需要調整自我的期待,並用最經濟的方式使用胡蘿蔔。幸好小主角們不怕麻煩,以開放、樂觀且務實的態度看待這些碰撞並勇敢嘗試。所謂理財,就是了解這樣的過程,不怕困難的去管理、改變自己擁有的事物與能力。至於要怎麼分配收入與支出,作者也以表格/圖像化的方式說明,使抽象的概念變得簡明、親切。
2. 我這個那個都想買!《小雞逛超市》
書名 | 小雞逛超市 |
作者 | 工藤紀子 |
譯者 | 周佩穎 |
適合年齡 | 3-8歲 |
有無注音 | 有 |
購買連結 | 博客來 / 誠品 / 金石堂 |
借書連結 | 台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台中市立圖書館 / 台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媽媽和小孩一起逛超市,最後會買什麼東西回家呢?媽媽說:「今天應該要買牛奶、麵包、青菜……」小孩說:「哇,我好想買餅乾、甜甜圈、巧克力……」
狀況一:小孩在地上耍賴「我不管!我一定要買啦……」
狀況二:小孩偷偷把想要的零食放到推車裡,結帳前媽媽才發現:「等一下!那個不能買!」為了忠實表現日本超市的情境,本書圖片上的文字皆以原文呈現。
當親子一起逛本地超市時,就能帶著孩子一起觀察、認識超市中的各式各樣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商品。此外,書中還包含了親子學習的課題,請父母和孩子共讀後,可以讓親子雙方互相站在對方的立場,從用途、價錢、想買的動機等方向去想,為什麼對方會想買這些東西?父母也可以想想,當孩子執意要買某種東西時,怎樣的處理方式比較好?
3. 錢從哪裡來?《我的第一個小豬撲滿:跟著波波奇奇建立金錢觀的第一步》
書名 | 我的第一個小豬撲滿:跟著波波奇奇建立金錢觀的第一步 |
作者 | 孟采.茱妮安/文、露西亞.瑟蘭諾/圖 |
譯者 | 邱喜麗 |
適合年齡 | 4-8歲 |
有無注音 | 有 |
購買連結 | 博客來 / 誠品 / 金石堂 |
借書連結 | 台北市立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台中市立圖書館 / 台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第一本教孩子金錢觀的互動式繪本,透過看故事辨認商品標價,看懂貨幣面額;用遊戲了解如何賺錢,學習交易買賣;更可以讓孩子動動手製作小豬撲滿,培養存錢習慣。
還有哪些兒童理財書籍推薦?
市面上有很多很棒的兒童理財書籍,例如:
- 《小富翁養成記》系列
- 《古老錢幣的秘密》
- 《為什麼爸爸不給我買玩具?》
- 《跟著巴菲特學理財》
你也可以到圖書館或書店,挑選適合你孩子閱讀程度和興趣的書。
兒童理財教育資源哪裡找?
- 金融機構: 很多銀行都有兒童帳戶、親子理財講座,甚至會舉辦專門給小朋友的金融素養活動。
- 教育機構: 部分學校或補習班有開設兒童理財課程。
- 圖書館: 裡面有很多豐富的兒童理財書籍、繪本、影音資源。
- 網路資源: YouTube頻道、理財部落格、線上課程等,提供各式各樣的學習內容。
- 政府單位: 金管會、中央銀行等會不定期舉辦金融知識推廣活動。
兒童理財教育是馬拉松,家長陪跑最關鍵!
兒童理財教育是一場馬拉松,需要家長以身作則,耐心引導。從小幫他們建立正確的金錢觀、消費習慣和儲蓄觀念,孩子不只會學會管理財富,還能培養負責任、有紀律的態度。讓我們一起為孩子們,從小就種下財富自主的種子,讓他們在未來的道路上,都能自信面對金錢挑戰,邁向成功!
*本文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自行判斷並審慎評估風險,謹慎行事。
關於兒童理財的常見問題(FAQ)
Q1:什麼時候開始教孩子理財最適合?
A1:越早越好!就算才三、四歲,也可以從認識錢幣、分清楚「想要」和「需要」開始。隨著年紀長大,再慢慢導入更複雜的理財觀念。
Q2:孩子對理財沒興趣怎麼辦?
A2:試著把理財融入生活和遊戲中,例如:
- 讓孩子一起參與家庭採買,比較價格、挑選划算的商品。
- 透過扮家家酒、角色扮演等方式,模擬購物情境。
- 利用繪本、故事書等,引導孩子對錢產生興趣。
- 最重要的是,家長要以身作則,展現積極正面的理財觀念。
Q3:給孩子零用錢是必須的嗎?
A3:給零用錢是培養孩子理財能力的好方法。這能讓他們練習管理自己的錢,學習做選擇,從錯誤中學習。建議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家庭狀況,設定合理的金額,並引導他們規劃零用錢的使用。
Q4:20歲存錢要怎麼才能存到第一桶金?
A5:20歲存錢要存到第一桶金需要提早規劃和執行。從小養成的理財習慣,像是儲蓄、記帳、避免不必要的開銷,都是重要的基礎。進入社會後,可以把部分收入固定存起來或投資,並持續學習理財知識,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例如:證交所也提供了很多金融教育資源,可以多多參考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