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 配息是什麼?怎麼算?附台灣ETF配息一覽表

ETF(指數股票型基金)結合了股票與基金的優點,已成為現代投資者實現穩定現金流的重要選擇。其中,ETF 配息機制對於需要穩定收入或希望進行資產累積的投資者特別具有吸引力。然而,ETF配息涉及多方面的知識,如除權息、稅務規劃及實際收益計算,投資者需要深入瞭解以便最佳化其投資決策。本文將詳細探討ETF配息的相關概念及其應用。

ETF

ETF 配息的基本概念

配股配息是什麼

在進一步說明ETF配息之前,讓我們先瞭解「配股配息」的意義。配股配息是指上市公司將上一年度的利潤,以股票或現金的形式分配給股東。股票形式的分配稱為「股票股利」或「除權」,而現金形式的分配則稱為「現金股利」或「除息」。因此,配股配息與除權息的概念實際上是等同的。

ETF 配息是什麼

ETF配息是指基金管理公司將收益以現金或股票的形式分配給投資者,主要來自於基金標的資產的股利收入或其他投資收益。與個股類似,ETF配息也分為以下兩種形式:

  • 現金股利(除息):收益以現金形式分配,適合希望即時現金流的投資者。
  • 股票股利(除權):收益以額外股票形式分配,適合希望增加持有股數的投資者。

配息與除權息的關聯

配息後,由於基金淨資產減少,反映在股價上的調整即為「除權息」:

  • 除息參考價公式:股價 – 現金股利
  • 除權參考價公式:股價 ÷ (1+配股率)

這表示,即便獲得配息,投資者的資產總價值在理論上保持不變,僅在形式上有所改變(現金或股票)。

ETF 配息頻率與特點

對於ETF配息的基本概念有所瞭解後,接下來將會介紹ETF配息的時間。ETF配息的頻率是會影響到投資者領取股利的時間,其頻率越高,表示投資者能在短時間內獲取穩定的現金流收益。但是,ETF配息頻率會因市場區域及基金特性不同而異。下面,我們將以台股和美國ETF的配息時間為例,供大家參考:

台股ETF的配息頻率

台股ETF配息過去以年配和半年配為主,但隨市場發展,現在的選擇更多樣化,包括:

  • 年配:一年一次,適合偏好長期增值的投資者。
  • 半年配:每半年一次,兼顧增值與穩定收益。
  • 季配、雙月配:提供更頻繁的現金流,適合有短期資金需求的投資者。
  • 月月配:2023年掀起熱潮的月配型ETF,讓投資者享受穩定的現金流。

美股ETF的配息頻率

美股ETF雖選擇略少於台股,但配息機制同樣吸引人,包括:

  • 年配、半年配:與台股一致,偏好穩健收益。
  • 季配、月配:提供更頻繁的收益分配。
  • 順便一提,美股ETF也可以參與DRIP(股息再投資計劃),允許投資者將股利收入直接再投資於ETF中,進一步實現複利增長。

ETF 配息如何計算

大致瞭解完ETF配息的一些基礎知識後,下面我們將開始深入瞭解ETF配息的計算方式。ETF配息的計算取決於基金的配息方式,可以分為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兩種方式,以下將以具體範例說明其計算過程。

現金股利

公式:現金股利 × 股數 = 配發的現金

範例:若某ETF每股配息1.7元,投資者持有1,000股,則可領取1.7 × 1,000 = 1,700元的現金。這筆金錢會直接匯入投資者的[銀行交割帳戶]。

股票股利

公式:股票股利 × 股數 ÷ 每股面額 = 配發股數

範例:假設ETF配股比例為1.7元,每股面額10元,投資者持有1,000股,則可配發的股票數為1.7 × 1,000 ÷ 10 = 170股。這些股票會被匯入投資者的[集保帳戶]中。

ETF 配息的稅務影響:要課稅嗎?

實際上,一些人選擇投資ETF的原因,是為了獲得穩定的現金流收入。然而,投資ETF並領取股息時,需特別注意是否需要繳納稅款!

無論是透過投資ETF還是個股所獲得的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這些收益都會被計入投資人的「個人綜合所得稅」,並需在次年5月報稅季時申報。目前的課稅制度針對股利所得,提供了「合併課稅」和「分離課稅」兩種方式可選擇;但是,二代健保的制度也需要引起投資者的注意。

股利所得稅

在台灣,ETF的股利屬於投資者的綜合所得稅項目,可選擇以下兩種課稅方式:

1.合併課稅

合併課稅是指將股利所得與其他收入合併申報綜合所得稅的方式。在此方式中,股利所得可享有8.5%的抵減稅額,每戶最高抵減額度為8萬元。

範例:假設您的年薪為500,000元,股利收入為90,000元,依財政部公告,免稅額為92,000元、標準扣除額為124,000元、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為207,000元。計算其綜合所得淨額:

500,000+10,000-92,000-124,000-207,000=177,000元

此金額落在5%的稅率級距,因此應繳綜合所得稅為:

177,000×5%=8,850元

接著計算股利抵減稅額:

90,000×8.5%=7,650元

最終實際繳納稅額為:

8,850-7,650=1,200元

2.分離課稅

分離課稅是以固定稅率28%計算股利所得,與其他所得分開計算並合併申報。此方式適用於高所得者(課稅級距超過40%)。

範例:以上述合併課稅的例子為條件,若您採用分離課稅,其一般所得(不含股利)應繳稅額為3,850元。股利所得稅則以28%單一稅率計算:

90,000×28%=25,200元

合計總稅額為:

3,850+25,200=29,050元

總額言之,合併課稅與分離課稅各有適用條件。若所得稅級距低於20%,或股利所得低於94萬元,建議採用合併課稅;若所得稅級距高於20%,或股利超過94萬元,則分離課稅可能更有利。選擇適合的方式有助於減輕稅負。

二代健保

自2013年起,台灣實施「二代健保」制度,旨在讓全民健保的費用分擔更加公平。此制度將健保費率分為兩種形式:一般保費與補充保費,以全面涵蓋多種收入來源,確保財務負擔公平化。

1.一般保費

一般保費是針對台灣健保制度中的「經常性薪資」所徵收的保費,這部分保費主要涵蓋的是穩定且固定的月薪收入。無論是企業、政府機構或其他雇主支付的固定薪資,按照健保費率的規定,將會自動扣除一定比例的健保保費。

具體來說,勞工、員工、自由業者等依照每月薪水的金額,按比例計算出所需繳納的健保費,而這筆費用會直接從薪資中扣除,並轉交給政府相關機構(如健保局)。因此,實際到手的薪資會比原來的薪資少,因為扣除的這筆健保費會從您的工資中自動扣除。

公式:健保費用=每月薪水 × 5.17%(2024年健保費率仍維持5.17%)

範例:若某人月薪為40,000元,則他的健保費計算方式如下:

40,000×5.17%=2,068元

也就是說,該員工的月薪在扣除健保費用後,實際領取的薪水為:

40,000-2,068=37,932元

2.補充保費

根據現行制度,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是針對經常性薪資以外的額外收入所徵收的一種費用,包括股利收入、獎金、租金、利息等。對於投資者來說,若單筆股利收入超過20,000元,即需繳納2.11%的補充保費。

範例:假設投資者某次收到股利收入35,000元,由於金額超過20,000元,因此需繳納超額部分的補充保費。首先是確認超出部分:

35,000-20,000=15,000元

然後計算補充保費:

15,000×2.11%=316.5元

因此,投資者需為該筆股利收入支付316.5元的補充保費。

注意事項:

  • 單筆收入計算:補充保費只針對超過20,000元的單筆收入部分徵收,不是針對總股利收入。
  • 補充保費扣繳:在支付補充保費後,剩餘金額才會匯入投資者的銀行交割帳戶,因此在收到股利時,可能發現實際金額比預期略少。
  • 其他適用範圍:補充保費同樣適用於高額獎金、兼職收入等額外所得,投資者需注意是否有類似情況發生,以便妥善規劃財務。

透過以上的詳細介紹,投資者可以清楚理解二代健保的類型與計算方式,並在投資股利或規劃資產分配時更為精準。

ETF 配息領取流程:附台灣ETF配息一覽表

可能在進行ETF投資後,會有部分投資者疑惑:ETF配息怎麼領取。實際上,其領取方式也不難;ETF配息通常以現金形式發放,這意味著相應的股息會直接存入您的銀行交割帳戶,因此領取ETF配息不需要額外操作或申請任何手續。投資者只需留意每檔ETF的「收益分配發放日」,並在該日檢查銀行帳戶是否有配息款項入帳即可。

此外,若想領取ETF的配息,必須在「除息交易日」前購買ETF,只有在配息發放日當天,才能順利收到現金股利。以下將會列舉出2024年台灣各家ETF的除息時間: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
00701 國泰鼓勵精選30(1月,8月)
0050 元大台灣卓越50(半年配)
00888 永豐台灣ESG(季配)
00904 新光臺灣半導體30(季配)
006203 元大MSCI台灣(半年配)
00907 永豐優息存股(雙月配)
00878 國泰永續高股息(季配)
00900 富邦特選高股息(季配)
00891 中信關鍵半導體(季配)
00713 元大高息低波(季配)
00915 凱基優選高股息(季配)
00919 群益精選高股息(季配)
00918 大華優利高填息(季配)
00907 永豐優息存股(雙月配)
00888 永豐台灣ESG(季配)
00904 新光臺灣半導體30(季配)
00878 國泰永續高股息(季配)
00900 富邦特選高股息(季配)
00891 中信關鍵半導體(季配)
00907 永豐優息存股(雙月配)
00713 元大高息低波(季配)
00915 凱基優選高股息(季配)
​00919 群益精選高股息(季配)
00918 大華優利高填息(季配)
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0050 元大台灣卓越50(半年配)
006208 富邦台灣50(7月,11月)
00692 富邦臺灣100(7月,11月)
00888 永豐台灣ESG(季配)
00904 新光臺灣半導體30(季配)
006203 元大MSCI台灣(半年配)
00907 永豐優息存股(雙月配)
00878 國泰永續高股息(季配)
00900 富邦特選高股息(季配)
00891 中信關鍵半導體(季配)
00701 國泰鼓勵精選30(1月,8月)
0057 富邦摩台(年配)
00713 元大高息低波(季配)
00915 凱基優選高股息(季配)
​00919 群益精選高股息(季配)
00918 大華優利高填息(季配)
00907 永豐優息存股(雙月配)
0056 元大高股息(年配)
00730 富邦優質高息(年配)
00731 FH富時高息低波(年配)
00888 永豐台灣ESG(季配)
00904 新光臺灣半導體30(季配)
006204 永豐臺灣加權(年配)
00878 國泰永續高股息(季配)
00900 富邦特選高股息(季配)
00891 中信關鍵半導體(季配)
006208 富邦台灣50(7月,11月)
00692 富邦臺灣100(7月,11月)
00850 元大臺灣ESG永續(年配)
0051 元大台灣中型100基金(年配)
006201 元大富櫃50(年配)
00907 永豐優息存股(雙月配)
00713 元大高息低波(季配)
00915 凱基優選高股息(季配)
​00919 群益精選高股息(季配)
00918 大華優利高填息(季配)

ETF配息的投資規劃

掌握了上述ETF配息的全部知識後,想必您也想要去嘗試去投資ETF了吧!如果您是個投資小白或想要最大化ETF投資的收益,可以採取以下策略來調整配息金額、減少稅務負擔,並有效規劃投資組合:

  1. 降低單次配息金額:投資者若希望降低補充保費的負擔,可以選擇減少持股數或將投資分散於多個不同的ETF或股票。這樣一來,單次股利收入不會過高,從而避免超過2萬元的門檻,避免被課徵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
  1. 選擇高配配息ETF:投資者也可以選擇那些配息頻率較高的ETF,例如每月配息或季度配息的ETF,來分散股利發放的時間。這樣一來,即使總股利收入較高,單次配息金額也會較少,從而降低了每次股利超過2萬元的風險
  1. 進行稅務規劃:根據投資者的年收入和股利所得,選擇適合的課稅方式十分重要。如果投資者的年度所得較低,則可以選擇合併課稅的方式來計算股利所得,這樣可以享有股利所得的8.5%稅額抵減。而如果年度所得較高,可能會選擇分離課稅的方式,這樣可以避免合併課稅導致的較高稅負,因為股利會單獨按28%的稅率徵稅。
  1. 考慮海外ETF:如果想要避免台灣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投資者可以考慮投資海外的ETF,因為海外股利所得不會受到台灣補充保費的影響。然而,這也意味著投資者需要瞭解當地的稅務政策,不同國家的稅制不同。

結論

ETF 配息為投資者提供了穩定的現金流收益,但其本質並非免費的「紅利」,而是基金收益的再分配。投資者需理解配息與除權息的機制,掌握稅務影響,並進行合理的投資與稅務規劃,以實現收益的最大化。靈活運用多元策略,如選擇高頻配息、分散投資、或參與DRIP(股息再投資計劃),能夠幫助投資者在穩定現金流與長期財富增長間取得平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