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期貨套利新手包】5步驟學會正逆價差套利,穩定獲利的交易策略!

【2025期貨套利新手包】5步驟學會正逆價差套利,穩定獲利的交易策略!

在波動劇烈的金融市場中,您是否厭倦了猜測漲跌的壓力,渴望一種更穩健的獲利方式?「期貨現貨價差套利」正是為此而生的專業交易策略。這種期貨套利策略的核心在於利用同一資產在期貨與現貨市場之間的價格差異來獲取利潤,而不是賭方向。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如何利用正逆價差套利,執行低風險的股期套利操作,即使是初學者也能掌握這門鎖定利潤的投資技巧,為您的資產建立一道穩固的防線。

期貨現貨價差套利是什麼?一切從搞懂正逆價差開始

想搞懂期貨現貨價差套利,就必須先理解最核心的概念:「價差」,也就是專業人士口中的「基差」(Basis)。簡單來說,它就是指特定時間點,某個資產的「現貨價格」與其對應的「期貨價格」之間的差異。這個差異正是套利交易的利潤來源。

核心概念:什麼是價差(基差)?

價差的計算公式非常簡單:

價差 (基差) = 現貨價格 - 期貨價格

這個數字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負的,而正負之分就引出了我們接下來要談的「正價差」與「逆價差」。理論上,隨著期貨合約到期日的接近,期貨價格會逐漸向現貨價格收斂,最終在結算日當天,兩者價格會趨於一致。這個「必然收斂」的特性,就是期貨套利策略能夠成立的基石。

正價差(Contango):期貨比現貨貴,市場看多?

當「期貨價格 > 現貨價格」時,我們稱之為正價差。這種情況下,價差(基差)為負值。

  • 形成原因:正價差通常反映了市場的樂觀預期,投資人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來「預購」未來的資產。此外,它也包含了「持有成本」(Cost of Carry),例如倉儲費、保險費、資金利息等。對於股票期貨來說,這個成本主要就是指資金的利息成本。
  • 市場意涵:普遍認為正價差代表市場偏多頭氣氛,預期未來價格會上漲。例如,在牛市中,投資人預期未來股價會更高,因此願意用比現在市價更高的價格買進股票期貨。
  • 套利機會:出現顯著的正價差時,就給了交易者執行「買現貨、空期貨」策略的機會,藉以鎖定價差收斂的利潤。

逆價差(Backwardation):現貨比期貨貴,市場看空?

當「現貨價格 > 期貨價格」時,則稱為逆價差。此時,價差(基差)為正值。

  • 形成原因:逆價差的出現通常意味著市場對現貨的需求非常強勁,甚至超過了對未來價格的預期。另一種常見原因是預期未來將有股息發放(在股期中特別常見),導致期貨價格預先扣除了這部分價值。
  • 市場意涵:一般解讀為市場氣氛偏空,或是預期未來有利空因素(如除權息)。投資人認為未來價格會比現在低,因此期貨的報價也較低。
  • 套利機會:逆價差提供了「空現貨、買期貨」的套利空間,等待結算日時價差歸零來獲利。

💡 MamMon 觀點

正逆價差並非絕對的市場多空指標。例如,在每年6月至8月的台灣股市除權息旺季,許多績優股會因為預期發放高額股利而呈現大幅度的逆價差,但這不代表市場看空該股票,反而預示著一個絕佳的股期套利機會。因此,理解價差背後的成因,比單純解讀多空更為重要。

揭秘2大核心期貨套利策略:如何鎖定價差利潤?

理解了正逆價差之後,我們就可以來探討具體的期貨套利策略。核心邏輯非常簡單:當價差出現時,同時在期貨與現貨市場建立方向相反的部位,目標不是賺取標的資產本身的漲跌,而是賺取價差從擴大到收斂至零的這段確定性利潤。

正價差套利策略:放空期貨 + 買進現貨

當市場出現正價差(期貨價格 > 現貨價格)時,我們的目標是鎖定這個「偏高」的期貨價格與「偏低」的現貨價格之間的差距。

  • 操作方式
    1. 在高點,以較高的價格「放空(賣出)」一口期貨合約。
    2. 在低點,以較低的價格「買進」等值的現貨(例如一張股票期貨對應2000股的現股)。
  • 獲利原理:持有這組部位直到期貨結算日。屆時,期貨價格會與現貨價格收斂,趨於一致。無論當時市場價格是漲是跌,你一邊做空、一邊做多的部位損益會相互抵銷,最終你賺取的就是期初兩者之間的價差,扣除交易成本後的淨利潤。
  • 範例說明
    • 假設台積電(2330)現股價格為 900 元。
    • 台積電期貨(CDF)價格為 905 元,出現了 5 元的正價差。
    • 您立刻執行:
      • 買進 2 張台積電現股(共 2000 股),成本 1,800,000 元。
      • 放空 1 口台積電期貨在 905 元。
    • 持有至結算,假設結算價為 920 元:
      • 現貨獲利:(920 – 900) * 2000 = 40,000 元
      • 期貨虧損:(905 – 920) * 2000 = -30,000 元
      • 價差利潤:40,000 – 30,000 = 10,000 元(等於最初的 5 元價差 * 2000 股)

逆價差套利策略:做多期貨 + 放空現貨

反之,當市場出現逆價差(現貨價格 > 期貨價格)時,策略方向就完全相反。

  • 操作方式
    1. 以較低的價格「做多(買進)」一口期貨合約。
    2. 以較高的價格「放空(融券賣出)」等值的現貨。
  • 獲利原理:同樣持有至結算日,價差收斂。無論市場漲跌,期貨的多頭部位與現貨的空頭部位會盈虧互抵,最終賺取期初的逆價差利潤(扣除交易成本與融券費用)。
  • 範例說明
    • 假設長榮(2603)現股價格為 200 元。
    • 長榮期貨(DZF)價格為 195 元,出現了 5 元的逆價差。
    • 您立刻執行:
      • 融券放空 2 張長榮現股在 200 元。
      • 做多 1 口長榮期貨在 195 元。
    • 持有至結算,假設結算價為 190 元:
      • 現貨(融券)獲利:(200 – 190) * 2000 = 20,000 元
      • 期貨虧損:(190 – 195) * 2000 = -10,000 元
      • 價差利潤:20,000 – 10,000 = 10,000 元(等於最初的 5 元價差 * 2000 股)

股期套利實戰應用:除權息行情是你的最佳套利機會

在所有期貨現貨價差套利的應用中,針對個股的「股期套利」無疑是最受法人與專業投資人青睞的一環,尤其是在台股每年的除權息旺季,更是套利機會的黃金時期。

為什麼除權息會產生巨大的套利空間?

原因很簡單:公司配發的現金股利或股票股利,會直接從股價中扣除,稱為「除權息」。然而,期貨合約的設計,會預先將這部分的價值扣除,來反映未來結算日的標的價值。這就導致了在除權息前,現貨與期貨之間會出現一個「理論上」的巨大逆價差。

這個逆價差約等於「預計發放的股利總值」。對於不想參與除權息、但又想賺取穩定價差的投資人來說,這就是天賜良機。

股期套利操作步驟詳解(含交易成本計算)

讓我們以一個完整的實戰案例,來走一遍除權息股期套利的完整流程:

  1. 尋找標的:尋找高股利、且成交量大的股票期貨。假設鴻海(2317)宣布將配發 5 元現金股利。
  2. 觀察價差:在除息交易日前幾天,您發現鴻海現股價格 180 元,但近月期貨價格為 175.5 元,逆價差達 4.5 元。這個價差非常接近預期股利,具備套利空間。
  3. 計算成本與利潤
    • 預期毛利:(180 – 175.5) * 2000 = 9,000 元
    • 交易成本
      • 現貨端(融券賣出 + 買回):手續費 (180 * 2000 * 0.1425% * 折扣) * 2 + 證交稅 (180 * 2000 * 0.3%) + 融券費(約年利率0.1%~0.2%,視持有天數而定)
      • 期貨端(買進 + 賣出):期交稅 (175.5 * 2000 * 0.002%) * 2 + 手續費(通常固定,假設一口 20 元) * 2
    • 假設所有成本總計約 1,500 元。
    • 預期淨利:9,000 – 1,500 = 7,500 元。
  4. 執行交易:確認有利潤後,在除息前一日或當日開盤,迅速執行以下操作:
    • 融券賣出 2 張鴻海現股。
    • 同時買進 1 口鴻海期貨。
  5. 持有與平倉:持有部位參與除息。除息當天,現貨開盤參考價會是 180 – 5 = 175 元。此時,期貨與現貨的價差會因為除息而瞬間收斂。您可以在當天或之後幾天,將現貨部位(融券回補)與期貨部位(平倉賣出)同時了結,鎖定利潤。

風險提醒:看似無風險,但仍須注意的3大陷阱

雖然期貨現貨價差套利被視為低風險策略,但「低風險」不等於「零風險」。執行時務必注意以下陷阱:

  • ① 交易成本估算錯誤:這是最常見的失誤。如果忽略了融券費用、手續費、或因滑價導致成交價位不佳,可能會侵蝕掉所有利潤,甚至導致虧損。務必在下單前,用最保守的方式估算所有成本。
  • ② 流動性風險:如果選擇了冷門的股票或期貨,可能會遇到「買不到、賣不掉」的窘境。當你想建立或平倉部位時,若市場深度不足,會造成巨大的滑價損失。因此,務必選擇成交量大的標的。
  • ③ 融券強制回補風險:在執行逆價差套利(空現貨)時,若遇到股東會或公司有特定活動,可能會面臨融券被強制回補的狀況,打亂原有的套利佈局,被迫承擔不必要的損失。

FAQ 常見問題

期貨現貨價差套利真的「零風險」嗎?

不是。理論上,如果能完美執行且不計成本,它是無風險的。但在現實世界中,存在著交易成本、流動性風險、滑價風險和執行風險。例如,當您按下單鍵的瞬間,市場價格可能已經跳動,導致您無法成交在預期的價位。一個成功的套利交易者,是風險控管的大師,而非尋找聖杯的賭徒。

執行股期套利需要準備多少資金?

資金需求取決於您選擇的標的。以高價股為例,買進2張現股(或融券放空)可能需要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資金或擔保品。期貨部分雖然是保證金交易,槓桿較高,但整體而言,這是一個需要一定資金規模的策略。一般建議,至少準備能操作一組(例如2張現股+1口期貨)以上,且仍有餘裕資金的部位,會比較安全。

除了手動下單,有程式化交易工具可以輔助嗎?

絕對有,而且程式化交易是法人與專業套利者的標準配備。由於套利機會稍縱即逝,價差可能在幾秒鐘內就消失,手動下單的速度很難與電腦競爭。透過API串接券商系統,使用程式化交易軟體可以:

  • 即時監控數百種商品的價差狀況。
  • 在價差達到設定的閾值時,自動送出期貨與現貨的「配對單」(Pairs Trading)。
  • 確保兩邊部位能幾乎在同一時間點成交,將滑價風險降至最低。

對於一般投資人,現在也有許多券商提供「智慧下單」功能,可以設定價差條件觸發下單,是手動交易與全自動程式交易之間的絕佳選項。

如果套利到一半,股價大漲或大跌怎麼辦?

這正是價差套利策略的優勢所在。因為您同時持有多頭與空頭部位,無論標的股價本身是暴漲還是暴跌,您的一邊虧損會被另一邊的獲利所抵銷。您的最終損益,只取決於進場時鎖定的「價差」,而與股價的絕對走勢無關。這也解釋了為何此策略被稱為「市場中性策略」(Market Neutral)。

總結

總結來說,期貨現貨價差套利,特別是利用正逆價差進行的股期套利,是一種經過市場驗證的有效低風險獲利策略。它不需要預測市場的絕對方向,而是專注於價差的必然收斂。只要您能精準計算成本並迅速執行,就能將市場的暫時性失衡轉化為您的穩定利潤。立即開始關注市場上的正逆價差機會,踏出您穩健獲利的第一步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