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外匯證照懶人包:報名、科目、考古題到錄取標準全攻略

2025外匯證照懶人包:報名、科目、考古題到錄取標準全攻略

什麼是外匯證照?為什麼銀行行員都需要它?

你是否正摩拳擦掌,準備投身金融業,卻對「外匯證照」這塊敲門磚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或者,你即將踏上外匯考試的戰場,卻不知該從何處著手準備?

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這張全名為「初階外匯人員專業能力測驗」的證照,被公認為是進入銀行業,尤其是公股銀行的基本配備。它就像是你在金融戰場上的第一件盔甲,雖然基礎,卻至關重要。本文將為你端上一份最完整的外匯證照考試攻略,從報名流程、考科重點分析,到高手不外傳的讀書方法,讓你一篇搞懂,輕鬆應考!

初階外匯人員專業能力測驗介紹

這張證照是由台灣金融研訓院(TABF)所舉辦的,主要是為了評估金融從業人員是否具備執行基本外匯業務的知識與技能。簡單來說,銀行每天都有大量的跨國金流,從企業的進出口貿易,到個人的海外匯款、旅行換匯,都屬於外匯業務的範疇。這張證照,就是你具備處理這些業務能力的最好證明。

這張證照對你的職涯有什麼幫助?

想像一下,當你和一群應徵者坐在一起,履歷表上多出這一行「初階外匯人員證照合格」,你就已經比別人多了一分優勢。這代表:

  • 求職的優先入場券:許多銀行在招聘時會直接註明「具備外匯證照者佳」,尤其在公股行庫的招聘中,這幾乎是必備條件。
  • 專業能力的客觀證明:它向主管證明你對外匯法規、交易流程有基本的理解,能更快上手,減少公司的培訓成本。
  • 職涯發展的基石:想從櫃員晉升到外匯專員、ARM(客戶關係經理)甚至交易員?這張證照是你的第一步。沒有它,後續的職涯道路可能會受限。

哪些職位會特別要求外匯證照?

基本上,只要會接觸到跨國金流的職位,都脫離不了這張證照。以下是一些最常見的例子:

  • 銀行櫃員(Teller):處理民眾的換匯、海外匯款等第一線業務。
  • 外匯專員:專門處理企業進出口信用狀、單據審核等業務。
  • 法人金融RM/ARM:服務企業客戶,常涉及進出口融資、避險等,必須懂外匯。
  • 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人員:專門服務境外客戶,外匯知識是核心。

💡 延伸閱讀:打好基礎,邁向投資之路

考取外匯證照是職涯的起點,若想進一步了解外匯投資入門的知識,或是學習如何為自己規劃財務,可以參考我們的新手投資理財指南,為你的金融知識庫添磚加瓦。

外匯考試全解析:報名、科目與合格標準

了解證照的重要性後,接下來就是實際的作戰計畫。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先來徹底摸清外匯考試的規則。

最新考試日期與報名流程詳解

外匯考試分為「筆試」與「電腦應試」兩種,電腦應試場次多、時間彈性,是大多數考生的首選。

項目 詳細說明
主辦單位 台灣金融研訓院 (TABF)
報名方式 一律採線上報名,請至金融研訓院官網的「證照」專區報名。
考試方式 分為筆試(每年約2-3次,考區較少)與電腦應試(幾乎每週都有,考區遍佈全台),可依個人需求選擇。
應考資格 報名資格不限,任何人皆可報考。

註:詳細考試日期與報名截止日,請務必以金融研訓院官網公告為準。

考試科目一:進出口外匯業務的重點章節

這一科可以說是「記憶」的戰爭。內容圍繞著國際貿易中會用到的各種金融工具與流程,法規與專有名詞非常多。出題重點通常集中在:

  • 信用狀(L/C):這是大魔王章節,各種信用狀的種類、流程、風險,絕對是必考重點。
  • 託收(Collection):D/P(付款交單)與 D/A(承兌交單)的差異與流程是常客。
  • 進出口融資:銀行如何提供資金給進出口商,相關的產品類型要分清楚。
  • 外匯法規:與央行申報相關的規定,雖然繁瑣,但考題佔比不低。

考試科目二:外匯交易實務的出題方向

相較於科目一,本科更偏向「理解與計算」。如果你對數字比較敏感,這科會相對輕鬆。你需要搞懂的是:

  • 匯率報價:直接報價法 vs. 間接報價法,買入價(Bid) vs. 賣出價(Ask),一定要分清楚是站在銀行還是客戶的角度。
  • 交叉匯率(Cross Rate):給美金對日幣、美金對台幣,要能算出日幣對台幣的匯率,是基本計算題。
  • 遠期外匯與換匯交易:這是避險的常用工具,升水(Premium)與貼水(Discount)的計算是必考題。
  • 外匯市場與交易工具:了解主要的外匯市場(如倫敦、紐約)與常見的交易工具概念。

官方公布的合格標準與計分方式

要拿到這張證照,你必須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1. 兩科的平均分數達 70 分(含)以上。
  2. 其中任一科分數不得低於 50 分

舉個例子:小明科目一考了 90 分,科目二考了 50 分,平均 70 分,且沒有任何一科低於 50 分,恭喜他,合格!但如果小華科目一考 100 分,科目二卻只考 48 分,即使平均接近 74 分,但因為有一科低於 50 分的門檻,還是算不合格。

如何有效準備外匯考試?高手不會告訴你的秘訣

「方法對了,努力才不會白費。」準備外匯考試不需要閉關苦讀半年,掌握對的策略,一個月內考取絕非難事。

必勝讀書計畫:三週 vs. 一個月衝刺策略

每個人的學習習慣不同,這裡提供兩種常見的衝刺計畫,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況調整:

計畫類型 適合對象 策略重點
一個月穩紮穩打型 無相關背景、希望觀念清晰的考生 第一、二週:精讀課本,建立觀念架構。
第三週:狂做考古題,找出弱點章節,回頭複習。
第四週:針對錯題筆記反覆練習,保持手感。
三週極速衝刺型 有相關背景、學習能力強的考生 第一週:快速翻閱課本,直接做考古題,從題目中學觀念。
第二週:針對考古題錯誤率高的章節,回頭精讀課本。
第三週:反覆練習錯題,並進行多次模擬測驗。

善用免費資源:歷屆考古題下載與線上模擬測驗

準備外匯考試,考古題絕對是你的聖經! 金研院的考題重複率偏高,許多觀念會換句話說反覆出現。務必把近 5-10 屆的考古題做到滾瓜爛熟。

  • 考古題下載:在金融研訓院官網或許多網路論壇(如 PTT、Dcard)都能找到歷屆試題。
  • 線上模擬測驗:許多網站或 App 提供免費的模擬測驗功能,可以幫助你熟悉電腦應試的介面與作答節奏。

市面上的參考書大同小異,選擇一本排版你看得順眼的即可。重點不在於買了多厲害的書,而在於你如何「使用」它。

筆記整理心法:不要只是抄書!建議準備一本錯題本,將做錯的題目連同正確的觀念一併謄寫下來。考前一週,這本筆記會是你最精華的武器。

📈 專業進階:從證照到實戰

考取證照後,代表你已具備基礎的外匯知識。若想將這些知識應用於實際的外匯投資市場,了解全球經濟動態與交易策略將是你的下一步。不斷學習,才能在金融領域走得更遠。

FAQ:外匯證照常見問題

外匯證照考試的報名費是多少?

截至2025年初,電腦應試的報名費用約在新台幣 1,100 元左右,筆試費用則略低一些。不過,費用可能隨時調整,最準確的金額請以台灣金融研訓院當期簡章公告為準。

如果只有一科及格,成績可以保留嗎?

很可惜,不行。外匯證照考試的成績無法保留。只要有任何一科未達合格標準(平均未達70分或單科低於50分),下次報名時兩科都必須全部重考。

外匯證照有期限嗎?需要更新嗎?

不需要!「初階外匯人員專業能力測驗」證照是永久有效的,一旦考取,終身適用,沒有到期需要換發或更新的問題。你可以把它當作一項永久的個人資產。

沒有金融背景,準備起來會很困難嗎?

完全不會!這張證照本來就是設計給入門者。考試內容多為記憶性與基礎觀念理解,較少涉及複雜的金融模型。只要你願意花時間詳讀課本、勤做考古題,即使是商科小白也能順利通關。

結論

總結來說,「初階外匯人員專業能力測驗」是張 CP 值極高的證照。它不僅是踏入銀行業的絕佳利器,更能為你建立扎實的外匯知識基礎。準備過程或許有些枯燥,但只要掌握兩大核心原則:「瘋狂刷考古題,熟悉出題邏輯」與「制定讀書計畫,並確實執行」,你會發現考取外匯證照比想像中簡單許多。現在就放下猶豫,開始你的考照計畫,為自己的金融職涯,拿下第一張漂亮的入場券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