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踏入加密貨幣挖礦的世界,卻對琳瑯滿目的以太幣挖礦顯卡、挖礦軟體和礦機推薦感到無所適從嗎?自從以太坊合併(The Merge)後,挖礦生態有了巨大轉變,但這不代表賺取被動收入的機會已經消失。對於尋求高效以太幣挖礦機推薦的礦工來說,現在正是重新評估策略的時刻。本文將為您提供一份 2025 年最全面的挖礦指南,從硬體選擇、以太幣挖礦軟體設定到收益分析,幫助您在後以太坊時代,依然能打造高效的被動收入來源。
以太坊合併後還能挖礦嗎?2025 挖礦現況解析
許多人的疑問是:「以太坊合併後,還能用顯卡挖礦嗎?」答案是:不能再挖以太幣(ETH)了,但可以挖其他幣種。 這個轉變是加密貨幣世界的一大步,了解其背後原因,才能找到新的獲利方向。
PoW vs. PoS:為什麼不能再用顯卡挖以太幣?
過去,以太坊採用的是「工作量證明」(Proof-of-Work, PoW)共識機制。簡單來說,就是需要大量的電腦(主要是顯卡)進行複雜的數學運算來「競爭記帳權」,成功者就能獲得新的以太幣作為獎勵。這就是我們熟知的「挖礦」。
然而,為了提升網路效率、安全性並大幅降低能源消耗,以太坊在 2022 年完成了「合併」(The Merge),全面轉向「權益證明」(Proof-of-Stake, PoS)機制。在 PoS 機制下,不再需要比拼算力,而是由持有並「質押」ETH 的驗證者來維護網路安全與創建新區塊。這個改變直接宣告了以太幣(ETH)挖礦時代的終結,大量的以太幣挖礦顯卡因此失去了原本的用途。
礦工新出路:轉向以太經典 (ETC) 與其他潛力幣種
ETH 挖礦的落幕,不代表礦工們無路可走。許多原本用於 ETH 挖礦的硬體,特別是 GPU 顯卡,依然可以轉向挖掘其他採用 PoW 機制的加密貨幣。目前最受歡迎的選擇是:
- 以太經典 (Ethereum Classic, ETC): ETC 是從原始以太坊區塊鏈分叉出來的,它堅持保留 PoW 機制。由於其演算法 (Etchash) 與以太坊過去的演算法 (Ethash) 非常相似,原有的挖礦設備幾乎可以無痛轉移,成為礦工們的首選。
- 渡鴉幣 (Ravencoin, RVN): 採用 KAWPOW 演算法,對抗 ASIC 礦機,讓 GPU 挖礦更具公平性,是許多散戶礦工的熱門選項。
- Flux (FLUX): 一個去中心化雲端基礎設施項目,其挖礦演算法 ZelHash 同樣適合 GPU 挖礦。
因此,2025 年的挖礦重點,已從單一的 ETH 轉向了更多元化的幣種選擇。接下來的挑戰,便是如何挑選合適的硬體與軟體來挖掘這些潛力新星。
第一步:挑選你的挖礦心臟——最佳挖礦顯卡推薦
選擇一張高效能的挖礦顯卡是整個挖礦事業的基礎。這不僅關乎你的挖礦效率,更直接影響你的電費成本與最終獲利。挑選時,不能只看價格,必須綜合評估以下幾個關鍵指標。
選擇挖礦顯卡的 3 大關鍵指標:算力 (Hashrate)、功耗與記憶體
- 算力 (Hashrate): 這是衡量顯卡「挖礦速度」的核心指標,單位通常是 MH/s (每秒百萬次哈希)。算力越高,代表在同樣時間內能完成的運算越多,挖到加密貨幣的機率也越高。針對 ETC 或 RVN 等不同幣種,同一張顯卡的算力表現也會有所不同。
- 功耗 (Power Consumption): 指的是顯卡在全力運作時所消耗的電力,單位是瓦(W)。挖礦是 24 小時不間斷的,因此功耗直接決定了你的電費成本。在挑選時,應追求「能效比」,也就是每瓦電力能貢獻多少算力(MH/s per Watt)。
- 顯示記憶體 (VRAM): 挖礦演算法需要處理一個稱為 DAG (有向無環圖) 的文件,這個文件的大小會隨著時間增加。顯卡的 VRAM 必須大於當前的 DAG 檔案大小才能進行挖礦。以 ETC 為例,其 DAG 檔案已超過 3GB,因此建議至少選擇配備 6GB 或以上 VRAM 的顯卡,才能確保未來幾年的可用性。
2025 年 Top 5 高 CP 值挖礦顯卡排行榜 (NVIDIA vs. AMD)
綜合考量算力、功耗與市場價格,以下整理出幾款在 2025 年依然具有高性價比的挖礦顯卡推薦,供您參考:
| 排名 | 顯卡型號 | 預估算力 (ETC) | 功耗 (約) | 優點 |
|---|---|---|---|---|
| 1 | NVIDIA GeForce RTX 3070 | ~60 MH/s | 120W | 能效比極佳,二手市場貨源充足,保值性高。 |
| 2 | 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 | ~58 MH/s | 125W | 表現與 3070 相當,價格更具競爭力。 |
| 3 | AMD Radeon RX 6700 XT | ~47 MH/s | 110W | AMD 陣營的能效比王者,功耗控制出色。 |
| 4 | NVIDIA GeForce RTX 4070 | ~75 MH/s | 150W | 新世代卡皇,算力頂尖,但初期投入成本較高。 |
| 5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 | ~95 MH/s | 220W | 算力強大,但功耗較高,需注意散熱與電費成本。 |
注意:以上算力與功耗均為優化設定後的大約值,實際表現會因顯卡體質、驅動程式與挖礦軟體而異。
二手礦卡可以買嗎?風險與檢查指南
市場上流通著大量從前 ETH 礦場退役的二手顯卡,價格極具誘惑力。但購買二手礦卡存在一定風險,因為長時間高負載運作可能導致:
- 風扇壽命縮短或損壞。
- 核心或記憶體晶片老化,穩定性下降。
- 散熱膏乾涸,導致過熱降頻。
若決定選購二手卡,建議:
– 進行壓力測試: 使用 FurMark 或 3DMark 等軟體進行燒機測試,觀察溫度與穩定性。
– 檢查外觀: 確認金手指無異常氧化,PCB 板無變形或油漬。
– 選擇有信譽的賣家: 盡量選擇提供個人保固的賣家,並確認原始購買證明。
第二步:設定你的挖礦大腦——熱門挖礦軟體比較與教學
選好了硬體,接下來需要安裝以太幣挖礦軟體來驅動你的顯卡進行運算。這些軟體是礦工與礦池之間的橋樑,負責分配任務並回報成果。市面上的挖礦軟體眾多,以下介紹三款主流選擇。
3 款主流挖礦軟體推薦:NiceHash, Gminer, T-Rex Miner 優缺點分析
- NiceHash Miner (新手首選):
- 優點: 介面極度友善,幾乎是一鍵式操作。它會自動偵測你的硬體,選擇當下收益最高的演算法進行挖礦,並將收益以比特幣 (BTC) 結算。非常適合不想深入研究複雜設定的新手。
- 缺點: 抽成費用相對較高,且收益幣種固定為 BTC,無法直接獲得所挖的幣種。
- Gminer (通用型強者):
- 優點: 支援 NVIDIA 與 AMD 雙平台,支援多種挖礦演算法,穩定性高,開發者更新頻繁。對於需要管理混合品牌顯卡礦機的用戶來說非常方便。
- 缺點: 需要手動編輯批次檔 (.bat) 來進行設定,對新手稍有門檻。
- T-Rex Miner (NVIDIA 專用):
- 優點: 專為 NVIDIA 顯卡優化,通常能發揮出比通用軟體更高的算力,抽成費用標準 (約 1%)。功能強大,提供詳細的監控數據。
- 缺點: 不支援 AMD 顯卡。同樣需要透過編輯批次檔進行設定。
手把手教學:如何下載、設定挖礦軟體並連接到礦池
這裡以對新手最友善的 NiceHash 為例,示範基本設定流程:
- 註冊帳號: 前往 NiceHash 官網並註冊一個帳號。
- 下載軟體: 登入後台,在「挖礦」分頁下載最新版的 NiceHash Miner。
- 安裝與設定:
- 安裝過程可能會被防毒軟體阻擋,需手動允許或將其加入白名單。
- 首次開啟時,軟體會要求你登入帳號或輸入你的挖礦地址。
- 軟體會自動檢測你的 CPU 與 GPU,並進行效能評測 (Benchmark)。
- 開始挖礦: 效能評測完成後,只需點擊主介面的「開始」按鈕,軟體就會自動選擇最有利可圖的演算法開始挖礦。收益會累積在你的 NiceHash 帳戶中。
如果你想直接挖掘特定幣種如 ETC,則需要選擇 Gminer 或 T-Rex Miner,並加入一個專門的 ETC 礦池(如 Ethermine, F2Pool),設定過程會稍微複雜一些,但能讓你對挖礦有更深入的控制。
進階選擇:一站式以太幣挖礦機推薦
對於追求更高算力、更專業化部署的礦工,直接購買組裝好的「礦機」是更有效率的選擇。市面上的礦機主要分為兩大類:GPU 礦機與 ASIC 礦機。
GPU 礦機 vs. ASIC 礦機:哪種適合我?
- GPU 礦機 (顯示卡礦機):
- 組成: 由多張(通常是 6-12 張)獨立顯卡、主機板、CPU、記憶體和電源組成的開放式機架。
- 優點: 靈活性高。當某個幣種收益下降時,可以輕鬆切換到其他支援 GPU 挖礦的幣種。硬體殘值高,即使不挖礦了,顯卡仍可在二手市場出售給遊戲玩家。
- 缺點: 設定與維護相對複雜,需要一定的技術知識來進行軟體設定與硬體調校。
- ASIC 礦機 (特殊應用積體電路礦機):
- 組成: 專為某一種或幾種特定加密貨幣演算法設計的晶片與一體式機器。
- 優點: 極高的算力與能效比。在挖掘特定幣種時,效率遠超 GPU 礦機。隨插即用,設定簡單。
- 缺點: 靈活性極差。一旦該幣種的挖礦收益崩盤或演算法更改,整台機器可能形同廢鐵。噪音與發熱量巨大,不適合家庭環境。
總結來說,如果你是剛入門或希望保留未來選擇的彈性,GPU 礦機是比較穩妥的選擇。如果你資金雄厚,對特定幣種的未來非常有信心,並有合適的場地,ASIC 礦機則能帶來極致的挖礦效率。想了解更多關於加密貨幣的基礎知識,可以參考我們的相關文章。
市售熱門挖礦機型號比較與選購建議
在尋找以太幣挖礦機推薦時,實際上是在尋找適合挖掘 ETC 或其他 PoW 幣種的礦機。以下是一些市場上的熱門型號:
- GPU 礦機: 這類產品通常由廠商或個人工作室組裝,沒有固定型號。選購時,重點是確認其使用的顯卡型號(如上述推薦的 RTX 3070)、電源供應器的品牌與瓦數是否充足且穩定,以及機架的散熱設計是否良好。
- ASIC 礦機 (ETC 專用):
- Jasminer X16-Q: 以其極高的能效比和相對較低的噪音聞名,非常適合需要控制噪音的環境。
- iPollo V1 Mini SE: 一款適合入門的微型 ETC ASIC 礦機,功耗低,適合小規模或家庭挖礦。
選購礦機時,務必從官方或有信譽的代理商處購買,並仔細計算包含機器成本、運費、關稅以及電費在內的總投入,再評估預期的回本週期。選擇一個可靠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來存放您的挖礦收益也至關重要。
常見問題 (FAQ)
Q:現在用普通家用電腦的顯卡還能挖礦嗎?
A:可以的。只要你的顯卡 VRAM 大於 6GB,就可以在閒置時進行挖礦,例如挖掘 ETC 或 RVN。對於擁有高階遊戲顯卡(如 RTX 30 或 40 系列)的玩家來說,這是一種補貼電費或賺取零用金的不錯方式。使用像 NiceHash 這樣的一鍵式軟體,可以非常方便地在不玩遊戲時利用顯卡創造收益。
Q:如何計算挖礦的電力成本與預期收益?
A:你可以使用線上的挖礦收益計算機(如 WhatToMine 或 CryptoCompare)。在這些網站上,你只需輸入你的顯卡型號、數量、當地的電費(台電電費一度約 NT$3-5,依用電級距而定),網站就會自動幫你估算出不同幣種的每日、每月預期收益以及扣除電費後的淨利潤。這是評估是否值得投入挖礦最重要的步驟。
Q:什麼是礦池?為什麼我需要加入它?
A:礦池(Mining Pool)是由大量礦工集結算力共同挖礦的平台。由於單一礦工的算力在整個網路中佔比極低,要獨立挖到一個區塊(並獲得獎勵)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更久的時間,這就像買彩券一樣。加入礦池後,大家的力量集合起來,能更穩定、更頻繁地獲得區塊獎勵,然後礦池會根據每位礦工貢獻的算力比例來分配這些獎勵。對於個人礦工來說,加入礦池是獲得穩定收益的唯一途徑。
Q:挖礦會很傷害我的顯卡嗎?
A:這是一個常見的迷思。正確的挖礦設定下,對顯卡的傷害甚至比玩高負載的 3A 遊戲還小。關鍵在於「溫度控制」與「穩定電壓」。專業礦工會透過降壓、鎖定核心頻率等方式,讓顯卡在一個相對低溫(通常控制在 60-70°C)且穩定的狀態下運行。相比之下,遊戲時頻繁的溫度劇烈波動對晶片的損耗可能更大。只要做好散熱並使用品質好的電源,顯卡可以穩定運行很長時間。
結論
總結來說,雖然無法再直接透過挖礦獲取以太幣(ETH),但加密貨幣的挖礦世界依然充滿機會。透過正確的硬體配置,例如挑選合適的挖礦顯卡(如 RTX 3070)或專業的 ASIC 礦機,並搭配像 NiceHash 或 Gminer 這樣高效的挖礦軟體,轉向挖掘以太經典(ETC)等潛力幣種,依然是創造被動收入的可行途徑。本文為您整理了從硬體到軟體的完整指南與挖礦機推薦,希望能幫助您避開常見陷阱,順利開啟您的挖礦事業。

